ChiCAST视点

新冠文献速递之感染流行病学

编者按:华人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ChiCAST)是欧洲临床微生物和感染病学会(ESCMID)欧洲药敏试验委员会(EUCAST)下设在中国的药敏委员会,该委员会于 2017 年 3 月成立,委员来自中国两岸三地、欧洲、美国,专家领域涵盖临床微生物学、临床感染病学、临床药理学、畜牧兽医学、抗菌药物制药企业及感染诊断企业。委员会下设临床细菌学组、临床真菌学组、临床药理学组、临床感染学组及畜牧兽医学组等亚专业组。主要任务为药敏试验相关内容(如方法学、折点等)标准化,开展有价值的药敏相关临床研究,对有争议的临床标本检测进行确认和鉴定,建立 ChiCAST 网站,传播 EUCAST 文件,开展国际间合作与交流,开展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标准化培训和宣传教学,促进我国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工作的健康发展。

 

以下为大家带来《新冠文献速递之感染流行病学》。

 

撰稿:

郁谨菡、黄晶晶(北京协和医院)

范晔(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院)

韩昕宏(浙江大学医学院)

刘宁静(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熊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何渊慧(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王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丹娜生物分中心、ChiCAST 委员

 

审校:

王瑶(北京协和医院、ChiCAST 学术部秘书)

 

● 背 景 

 

2019 年 12 月

一种由冠状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中国武汉暴发。

 
2020 年 1 月 12 日

WHO 将其命名为:20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2020 年 1 月 20 日

该病毒引发的疾病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2020 年 1 月 30 日

青海新增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均有武汉居住旅行史。

 

2020 年 2 月 11 日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 2019-nCoV 正式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2020 年 2 月 12 日

2019 新型冠状病毒疾病被 WHO 正式命名为:COVID-19。

 

●  文 献 速 递  

 

来自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钟南山院士团队的关伟杰等研究者,根据国家卫健委提供的 2019 年 11 月 11 日至 2020 年 1 月 29 日全国确诊患者相关数据,以鼻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为诊断标准,研究 SARS-CoV-2 感染的临床特征 [1]

 

所有患者中,约 2% 患者有野生动物接触史,43.9% 为武汉居民,14.5% 既无武汉居留史也无武汉居民接触史。发热是感染患者最常见临床症状,56.2% 患者入院时无发热,而住院患者中仅 11.3% 患者无发热。咳嗽是第二大常见症状,消化道症状少见。

 

入院时 84.3% 患者为重症肺炎,与非重症患者相比,重症群体年龄偏大且多伴有基础疾病。影像学检查提示 86.2% 患者入院时胸部 CT 检查异常。2.9% 重症患者和 17.9% 非重症患者入院时无胸部 X 线检查异常或 CT 异常。

 

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血常规异常,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异常少见。8.9% 患者在发展为病毒性肺炎之前便可检测到病毒核酸阳性,或甚至不会进展为病毒性肺炎。

 

综上所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多数有武汉居留史或武汉居民接触史,临床表现以发热和咳嗽为主,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异常,但也有部分患者无上述特征性临床表现。

 

来自武汉市金银潭医院 Chen N 等研究者采用回顾性单中心研究,纳入了于 2020 年 1 月 1 日至 1 月 20 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收治的 99 例 COVID-19 患者,研究武汉市首批 COVID-19 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 [2]

 

结果发现,49% 为聚集性发病且有华南海鲜市场接触史。大多数患者是男性,平均年龄为 55.5 岁。51% 患者患有慢性疾病。入院时,大多数患者发烧或咳嗽,三分之一的患者呼吸急促。其他症状包括肌肉疼痛、头痛、意识模糊、胸痛和腹泻。

 

在实验室检查方面,多数的患者淋巴细胞绝对值降低,作者认为淋巴细胞绝对值低可以作为临床诊断 COVID-19 参考指标。多数患者存在肝功能和心肌酶谱异常,7% 患者的肾功能损害。

 

关于感染指标, 6% 患者降钙素原高于正常范围,大多数患者的血清铁蛋白高于正常范围,C 反应蛋白大多数水平都在正常范围内。根据胸部 X 线和 CT 检查,有 75% 患者表现为双侧肺炎,25% 患者表现为单侧肺炎,14% 患者表现出多处斑片和毛玻璃样混浊,1% 患者发生气胸。至 1 月 25 日,31% 患者已出院, 11%(9 例)患者死亡。

 

其中,2 例死亡患者的特征与预测病毒性肺炎死亡率的预警模型 MuLBSTA 评分一致,其余 9 例死亡患者中,8 例患淋巴细胞减少症,7 例患有双侧肺炎,5 例年龄超过 60 岁,3 例患有高血压,1 例是重度吸烟者 。

 

总而言之,COVID-19 的感染多呈聚集性发病,患有合并症的老年男性更加易感,并可能导致严重甚至致命的呼吸系统疾病。

 

中国 CDC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对 2020 年 2 月 11 日前发现的所有 COVID-19 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特征描述和分析 [3], 采用横断面研究,提取了传染病病例报告系统中所有中国大陆地区 COVID-19 数据,共计 72,314 例病例。

 

其中,确诊病例 44,672 例(61.8%),疑似病例占 22.4%,临床诊断病例占 14.6%,无症状感染者占 1.2%。确诊病例大多数年龄在 30~69 岁之间(77.8%),51.4% 为男性,湖北省占 74.7%,80.9% 属于轻症。

 

确诊病例中共有 1,023 例死亡,粗病死率为 2.3%,病死率密度为 0.015/10 人天。患者集中在 30~79 岁,全部患者按照发病时间绘制的流行曲线(图 1A)。1 月 24-28 日为第一个流行峰,在 2 月 1 日出现单日发病日的异常高值,然后逐渐下降。

 

确诊病例按照发病日期和报告日期绘制的流行曲线(图 1B)。发病人数在 1 月初开始迅速上升,在 1 月 24-28 日达到第一个流行峰,后缓慢下降,但在 2 月 1 日出现单日发病日异常高值,后逐渐下降。而报告日的流行曲线则显示,报告病例数在 1 月 10 日后快速上升,在 2 月 5 日达到流行峰,然后缓慢下降。

 

在为 COVID-19 患者提供诊治服务的 422 家医疗机构中,共有 3,019 名医务人员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1,716 名确诊病例),其中 5 人死亡。截止 2020 年 2 月 11 日,31 省 1,386 县区报告病例。

 

 

由此推断,新型冠状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但大多数患者为轻症表现,总体粗病死率低。在死亡病例中,大多数为 60 岁及以上患者且患有基础性疾病。

 

发病流行曲线总体呈现暴发流行模式。总体流行曲线的下降趋势表明,限制人员流动、减少接触、多渠道高频率地宣教关键性预防知识,以及动员多部门快速反应,对于控制疫情、防止疫情反弹至关重要。

 

来自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Chen WL 等研究者于《Emerg Microbes Infect》报道了血液中可检测到新冠病毒 RNA,并分析是否与临床严重程度进展有关 [4]

 

研究利用 qRT-PCR 方法针对轻型和重型两组患者的咽拭子、血液和肛拭子标本 ORF1ab、N 基因位点检测病毒 RNA。结果发现在血液或肛拭子中检测到病毒核酸的患者中,以重型患者为主。

 

在随访的 6 例血液标本病毒 RNA 阳性的患者,2 例肛拭子核酸检测同时为阳性,而另 4 例肛拭子核酸检测为阴性。其中,3 名患者在病情转为重型并转入 ICU 治疗前均在血液标本中检测到病毒 RNA,另 3 名患者核酸检测阳性的血液标本均在病程进入重型阶段转入 ICU 后采集。

 

根据检测结果,研究者提出 SARS-CoV-2 在人体扩散路径的假设:病毒进入人体肺部进行扩散复制,破坏肺泡血管后进入血液循环中,因消化道中富含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2(ACE2),从而在消化道重新建立复制,由此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COVID-19 患者血液中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可能提示病情恶化,在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的基础上补充血液、肛拭子的早期监测有利于评估病情的发展。

来自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Chen HJ 等研究者于《The Lancet》报道了孕妇患 COVID-19 的临床特征,并探讨了 COVID-19 发生宫内传播的可能性 [5]

 

纳入研究的 9 名妊娠晚期患者与非妊娠期 COVID-19 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相似,症状多样,主要症状是发烧和咳嗽。

 

新生儿全部活产,无胎儿死亡、新生儿死亡或新生儿窒息;9 例新生儿 1 分钟 Apgar 评分在 8-10 范围内,5 分钟 Apgar 评分在 9-10 范围内;其中一名婴儿在出生当天的心肌酶有轻度增加,但无任何临床症状;未出现严重新生儿窒息;无一例新生儿需要特殊的儿科治疗。

 

截止至 2020 年 2 月 4 日,没有证据表明在妊娠晚期存在 COVID-19 宫内垂直传播。SARS 与 SARS-CoV-2 有着相似的基因组序列,先前没有证据表明母亲在怀孕期间感染了 SARS,婴儿会在围产期感染 SARS。因此,该研究与 SARS 中观察到的一致。

 

参考文献

[1] Guan WJ, Ni ZY, Hu Y, 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in China[J]. N Engl J Med, 2020.

[2] Chen N, Zhou M, Dong X, et al.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99 case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in Wuhan, China: a descriptive study[J]. Lancet, 2020, 395(10223): 507-513.

[3]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 outbreak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s (COVID-19) in China][J]. Zhonghua Liu Xing Bing Xue Za Zhi, 2020, 41(2): 145-151.

[4] Chen W, Lan Y, Yuan X, et al. Detectable 2019-nCoV viral RNA in blood is a strong indicator for the further clinical severity[J]. Emerg Microbes Infect, 2020, 9(1): 469-473.

[5] Chen H, Guo J, Wang C, 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trauterine vertical transmission potential of COVID-19 infection in nine pregnant women: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medical records[J]. Lancet, 2020, 395(10226): 809-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