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尿路感染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泌尿系统各个部位感染的总称,是最常见的细菌性感染 [1]。由于尿路感染准确的诊断依赖于临床症状和尿培养结果,所以具体发病率无法精确估计。但是了解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合理的治疗方法对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否则被尿频、尿急、尿痛的尿路感染患者找上了门,可就束手无策了……
01
为什么尿路感染治疗值得我们重视?
尿路感染非常普遍。在正常人群中,尿路感染的人群总患病率高达 5.7% [2]。美国一项调查显示,18 岁以上女性的尿路感染发病率是 12.6%,18 岁以上男性的尿路感染发病率是 3% [3]。尿路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适,其较高的发病率也导致了巨大的经济花费。据报道,仅在 1995 年,美国共有 1130 千万女性因尿路感染就诊并接受抗感染治疗,相关花费约为 16 亿美元 [1]。
尽管急性单纯性尿路感染不会带来远期并发症,但尿频、尿痛等症状会增加患者的痛苦,限制患者的日常活动,甚至需要卧床休息 [1]。
妊娠期无症状菌尿是首个被明确与围产期不良结局密切相关的亚临床感染之一,极大地增加了孕妇产出早产儿或低体重儿的风险;怀孕期间积极地治疗无症状菌尿能改善胎儿的状况,减少产出低体重儿和早产儿的概率 [4]。而孕期尿路感染也会增加胎儿脑瘫或智力发育障碍的风险 [5,6],对健康造成极大地影响。
02
哪些人容易尿路感染?
与同龄男性相比,尿路感染更好发于女性,这与女性的生理结构和行为活动有关。女性尿道短而宽,距离肛门较近,尿道口开口于阴唇下方,尤其是在性生活时可将尿道口周围的细菌挤压入尿路引起感染。此外,避孕用品,如杀精剂、避孕套和口服避孕药均可诱发尿路感染 [7]。其中,妊娠期女性和绝经后女性需特别注意:
-
妊娠期女性孕激素分泌增多致输尿管蠕动减弱,膀胱输尿管返流,妊娠后期子宫增大压迫输尿管致尿流不畅等均易诱发感染。
-
女性阴道、尿道细胞及膀胱三角区粘膜表达丰富的雌激素受体,绝经后女性雌激素缺乏,阴道黏膜萎缩,尿道口受牵拉而暴露尿道黏膜,尿道闭合性降低;同时,阴道黏膜变薄,阴道内糖原消失,pH 值升高,菌群发生改变,局部抵抗力下降,诱发绝经后尿路感染 [8]。
泌尿系结石容易使尿液瘀滞易并发感染,同时结石作为异物促进感染的发生,感染可加速结石的增长,两者形容恶性循环。
尿路梗阻导致尿流不畅,容易出现尿路感染。上尿路梗阻导致的肾盂积水会引起肾脏组织压力增加,影响组织的血液循环,易引起细菌感染。下尿路梗阻导致的残余尿增多有利于细菌大量生长繁殖。
此外,留置导尿、膀胱输尿管返流、糖尿病、脊髓损伤、AIDS、多发性硬化等也是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
03
当身体有了这些表现,要警惕了!
对尿路感染有诊断意义的症状和体征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背部疼痛和肋脊角压痛。如果女性患者同时存在尿痛和尿频,则尿路感染的可能性为 90% [9]。按照感染部位的不同,尿路感染可分为下尿路感染和上尿路感染,其表现有所不同:
-
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下腹痛、血尿等;一般无全身感染症状。
-
急性单纯性上尿路感染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泌尿系统症状,同时伴有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出现脓毒血症。
-
复杂性尿路感染是指患者伴有导致尿路感染发生或者治疗失败风险增加的合并症,存在尿路结构或功能异常,或其它潜在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差别很大。部分患者可为无症状菌尿;也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发热、腰痛等;严重者可出现肾乳头坏死、肾周脓肿、尿脓毒症和肾功能损伤。
04
尿路感染如何做到药到病除
尿路感染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并结合不同抗菌药物的代谢动力学特点选择抗生素。对于下尿路感染,应选择尿中药物能达到有效浓度的抗菌药物;而对于上尿路感染,因不能除外血流感染,故所选择抗菌药物不仅需要在尿中有高浓度,血液中也需要保证较高浓度。在抗生素的选择上:

2015 版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指出,左氧氟沙星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血药浓度和尿药浓度均高,既可用于治疗下尿路感染,又可用于治疗上尿路感染 [7]。此外,左氧氟沙星的抗菌谱可以广泛覆盖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对铜绿假单胞菌有很强的杀菌效果,同时对于部分 ESBLs 阳性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也有一定的杀菌效果,可有效用于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的治疗 [12]。
在药物的使用过程中,有几点值得我们注意:
(1)
(2)
(3)
(4)
总之,作为一种患病率较高的疾病,尿路感染给患者造成不适,影响日常活动,甚至影响胎儿发育,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医疗费用。女性、尿路梗阻、泌尿系结石、糖尿病、脊髓损伤、留置导尿等都是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对于尿路感染应早期诊断并及时地根据尿路感染的部位和类型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并根据药物结果及时调整敏感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