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据估计,美国每年有 45-113 万新发肾盂肾炎患者,其中约有 20% 的年轻女性患者需住院治疗,在儿童及老年患者中住院比例则更高,而每年因肾盂肾炎而死亡的患者接近 4000 例,因此而导致的年医疗支出高达 21 亿美元 1。
急性肾盂肾炎一方面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另一方面给社会带来了大量的医疗支出。临床上面对这一庞大的患病人群,对急性肾盂肾炎进行规范化诊疗显得至关重要。
一个都不能少——急性肾盂肾炎的标准化评估
2019 年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指南指出,急性肾盂肾炎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38℃),寒颤,腰痛,恶心,呕吐或肋脊角叩痛,伴或不伴有膀胱炎的典型症状。孕妇出现急性肾盂肾炎时需要特别关注,急性肾盂肾炎不仅会对孕妇带来不利影响,导致贫血、肾功能不全或呼吸功能不全;还会对胎儿造成影响 2。
非复杂性肾盂肾炎需要与复杂性肾盂肾炎(主要是梗阻性)进行鉴别,后者会很快进展为尿脓毒血症。考虑急性肾盂肾炎时,应当常规完善尿常规检查,了解尿白细胞、红细胞和亚硝酸盐水平。
尿培养和药敏试验也是必须的。上尿路超声检查可以排除尿路梗阻或泌尿系结石。如果治疗超过 72 h 后仍出现发热,或治疗过程中状态恶化(如脓毒症),应考虑行泌尿系增强 CT 或排泄性尿路造影。对于孕妇,可选择超声或 MRI 检查避免辐射。
急性肾盂肾炎是继发性菌血症最常见的原因。与下尿路感染相比,急性肾盂肾炎的并发症发生率更高,死亡率更高 3。鉴于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热点。
面面俱到——急性肾盂肾炎的各类治疗「武器」
EUA 指南中明确推荐,门诊患者可口服氟喹诺酮类或头孢菌素作为治疗非复杂性急性肾盂肾炎的经验性用药。但与静脉注射头孢菌素相比,口服头孢菌素的血药浓度和尿药浓度更低。如果药敏结果提示有效,也可以应用复方新诺明或口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由于口服呋喃妥因、磷霉素或匹美西林无法达到足够的肾组织浓度,应避免应用 2。
住院患者的初始用药包括静脉应用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广谱头孢菌素或青霉素。如果尿培养提示存在多重耐药菌,可选择碳青霉烯类。具体治疗方案应基于当地的耐药情况并根据药敏结果及时更改。静脉用药症状好转后可改为口服抗生素治疗。
具体来说,
门诊患者的初始用药可选择口服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头孢泊肟、头孢布烯。
住院患者的一线用药可选择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二线用药可选择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洛扎/他唑巴坦、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庆大霉素、阿米卡星。
其它可选药物包括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美罗培南(相关药品具体用法用量参见 2019 EAU 指南)。
2014 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明确指出,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的一线治疗方案包括左氧氟沙星、半合成广谱青霉素、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 4。
美国感染病学会和欧洲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病学会共同制订的 2010 版单纯性尿路感染指南则建议:
-
如尿路病原菌耐药率不超过 10%,对于不需要住院治疗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每日口服 1 次氟喹诺酮类药物,包括环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
-
如氟喹诺酮类耐药率超过 10%,推荐初始静脉注射头孢菌素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需要住院治疗的女性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患者应该接受初始静脉注射抗生素方案,如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联合或不联合氨苄西林、广谱头孢菌素类或广谱西林类、联合或不联合氨基糖苷类或碳青霉烯类。
抗生素的选择需考虑到当地的耐药情况,并根据药敏结果进行调整。在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低的地区,该类药物是门诊急性单纯性肾盂肾炎患者首选的口服药物 5。
从以上指南的推荐中可以看出,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断进化,除前面各指南中提到的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之外,2015 版日本感染症学会和日本化学疗法学会联合制订的尿路感染症治疗指南中,还推荐了另一氟喹诺酮类药物,西沙他星 6。
总结
总之,急性肾盂肾炎的发病率较高,应详细评估病情,鉴别梗阻性肾盂肾炎。
门诊患者可口服氟喹诺酮类或头孢菌素作为治疗非复杂性急性肾盂肾炎的经验性用药。
住院患者应选择静脉用药,在退热 72 小时以后,再改用口服抗菌药物(喹诺酮类、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等)完成 2 周疗程。
对于社区高氟喹诺酮耐药和 ESBLs 阳性的大肠杆菌的地区,初次用药必须使用β内酰胺酶复合制剂、氨基糖苷类或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 4。
参考文献
1. James R Johnson, Thomas A Russo. Acute Pyelonephritis in Adult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8, 378(1):48-59.
2. EAU Guidelines on Urological Infections. 2019.
3. Lojanapiwat B, Nimitvilai S, Bamroongya M, et al. Oral sitafloxacin vs intravenous ceftriaxone followed by oral cefdinir for acute pyelonephritis and complic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fect Drug Resist. 2019; 12:173- 181.
4. 那彦群,叶章群,孙颖浩,等.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2014版.
5. 刘辉,刘树元. 2010女性急性单纯性膀胱炎和肾盂肾炎临床治疗指南(摘译). 转化医学杂志. 2016; 5(2):112-6.
6. 日本JAID/JSC感染治疗指南2015年版—尿路感染与男性生殖器感染. 日本化学疗法学会杂志.201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