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细菌真菌感染学术会议在上海顺利召开
“细菌针具耐药,引无数影响披战袍”,2021 年 4 月 8 - 11 日,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细菌真菌感染学术会议(BISC 2021)在上海隆重举行,BISC 大会在一首《沁园春·贺》朗诵中拉开帷幕。
本次大会上,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院士,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主任委员王明贵教授,副主任委员俞云松教授、卓超教授、徐英春教授、胡必杰教授及邱海波教授等来自全国近 170 位专家学者,聚焦当今细菌真菌感染热点话题,从病原微生物的诊断,细菌耐药性监测及耐药机制研究,抗感染药物药效学、临床药理学研究,细菌、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重症新冠肺炎继发感染的诊治,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的治疗与防控,医院感染防控等多个方面展开分享和讨论。
复杂性尿路感染多学科诊疗
尿路感染是临床上较为棘手且常见的感染问题,中华医学会第一次全国细菌真菌感染学术会议,也针对「复杂性尿路感染多学科诊疗」的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郑波教授,在主题为《复杂性尿路感染多学科诊疗》的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尿路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耐药现状,并阐述了 MDR 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耐药性的变迁等。郑教授提到,大肠埃希菌是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导致 85% 的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和 50% 的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的元凶 [1]。
多重耐药菌的治疗和抗菌药管理
多重耐药菌的治疗和抗菌药物管理,一直是临床工作的重点和难点。BISC 2021 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杜小幸教授从内科医师的视角出发,详细阐述了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抗菌药物应用策略。杜教授指出,产 ESBLs 大肠埃希氏菌是尿路感染的首要危险因素;而社区获得性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危险因素为年龄 60 岁以上、糖尿病、近期 90 天住院史。
《中国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应对策略专家共识》中推荐了 6 类抗菌药物,其中喹诺酮类抗生素对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的治疗可根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进行 [2]。目前,针对产 ESBLs 肠杆菌科细菌感染的治疗药物中,新型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西他沙星在治疗产 ESBLs 大肠埃希菌方面有不错的表现 [3]。
第十四届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圆满落幕
4 月 12 日第十四届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IDAC 2021)上,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及抗生素管理也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今年的 IDAC 会议邀请到北卡罗来纳州大学感染病科的 David van Duin 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胡付品教授、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的俞云松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的施毅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张菁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邱海波教授等近百位专家到场。以「感染性疾病诊治热点聚焦」为主题,专家们围绕临床常见革兰阳性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及慢阻肺感染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做出精彩的报告,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多角度的思考。
慢阻肺与感染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颜伏归教授以两个临床真实病例为切入点,针对慢阻肺不同诊断标准的准确性和特异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Asp ICU 标准更适合慢阻肺合并 IPA 的诊断,BALF-PCR 是诊断 IPA 的有效手段,活检肺组织 mNGS 对曲霉病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好,而 BALF-mNGS 对曲霉病诊断的敏感性较低。颜伏归表示,对慢阻肺合并其他感染的患者,准确的诊断是有效提高疗效的重要手段和基石,对抗生素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指导作用。
链球菌感染仍需重视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曹清教授对引发肺炎的主要元凶,革兰阳性球菌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临床表现包括正常携带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猩红热、毒性休克综合征和坏死性筋膜炎等链球菌侵袭症状以及暴发性紫癜等,在妇女和儿童中感染情况多见。此外曹教授详细介绍了 A、B、C、G 和 D 组链球菌引起的感染类型、高危因素、临床症状、诊断、发病机制和治疗选择,同时介绍了草绿色链球菌的分类及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高危因素。
值得关注的喹诺酮新星
2020 年版医保目录新增西他沙星口服常释剂型,归为医保乙类,限二线用药。本次 IDAC 会议的讨论阶段,多位与会专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及西他沙星在抗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新型喹诺酮类抗生素西他沙星在前瞻性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中,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疗效 [4]。西他沙星结构中含有一个顺式氟环丙胺基团,因此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并可以减轻不良反应,其体外抗菌活性较大多数同类药物明显增强 [5,6]。该结构显著增强了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活性,而且对临床分离的许多耐氟喹诺酮类的菌株也具有抗菌活性 [7]。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证明,本品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不仅对革兰阴性菌有抗菌活性,而且对革兰阳性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厌氧菌(包括脆弱类杆菌)以及支原体、衣原体等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许多临床常见耐氟喹诺酮类菌株也具有良好杀菌作用 [8]。
自 2008 年在日本上市以来,日本指南已将西他沙星作为呼吸喹诺酮之一,推荐用于成人肺炎经验性治疗和目标性治疗、作为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成人肺炎的口服治疗第一选择、成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COPD、支气管扩张症等)继发感染的经验性治疗第一选择 [9,10]。
参考文献:
1. Bultitude M F. Campbell-Walsh Urology Tenth Edition[J]. Bju International, 2012, 109(3):E10 -E10.
2. 周华, 李光辉, 陈佰义等. 中国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应对策略专家共识 [J]. 中华医学杂志,2014,94(24):1847 - 1856.
3.Manosuthi W , Wiboonchutikul S . Treatment outcomes of oral sitafloxacin in acute complic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nd pyelonephritis[C]// SpringerOpen, 2016:1 - 6.
4. Malaisri C, Phuphuakrat A, Wibulpolprasert A, et al.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sitafloxacin vs. ertapenem as a switch therapy after treatment for acute pyelonephritis caused by 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 A pilot study[J]. J Infect Chemother. 2017 Aug;23(8):556 - 562.
5. 徐小平, 王曙, 贺英菊, 等. LC/MS/MS 技术对西他沙星代谢物结构的研究 [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1, 26(002):108 - 111.
6.Anderson DL (July 2008). "Sitafloxacin hydrate for bacterial infections". Drugs of Today. 44 (7): 489–501.
7. 武晓捷,郭燕,叶信予, 等. 口服西他沙星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药动学及药动学/药效学研究 [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8, 18(4):352 - 359.
8. 胡云建, 陈东科, 陶凤蓉, 等. 西他沙星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3, 13(1):52 - 58.
9 日本呼吸器官学会. 成人获得性肺炎治疗指导方针. 2017.
10. Mikasa K,et al. J Infect Chemother. 2016;22(7 Suppl):S1 -S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