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e V Go
沈妍: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病例分享

简要病史

(一)基本信息

患者:男,28 岁    

主诉:双侧鼻塞 9 年伴嗅觉减退 5 年,加重 1 周

就诊时间:2020 年 9 月 1 日

 

(二)现病史

患者于 9 年前因感冒后出现双侧鼻塞,伴有脓性鼻涕,头晕,头疼等症状,自行鼻腔冲洗治疗症状,上述症状反复发作,五年前出现嗅觉减退,未进行特殊治疗。近一周上述症状加重至我院门诊就诊,行鼻内镜检查提示「鼻息肉」,以「鼻息肉」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和睡眠饮食可,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三)既往史

平素身体状况可,有高血压病史,未服药物治疗,无出血史,无手术及外伤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四)家族史

无家族遗传性疾病。

 

(五)过敏史

 

相关检查

(一)体格检查

 

(二)实验室检查

 

辅助检查-鼻分泌物涂片检查/鼻内镜检查/鼻部影像学检查(包括 CT 和 MRI)/鼻声图仪检查/鼻阻力试验/其他

2020 年 9 月 2 日 检查结果/备注信息

 

初步诊断思路及结果

(一)患者病史特点总结

患者青年男性,病史时间长,有鼻塞、脓涕、头疼、嗅觉减退症状,身体一般状况可,鼻专科检查可见双鼻腔息肉样变,伴有脓性分泌物,鼻中隔左偏。鼻窦 CT 示鼻窦炎、双侧鼻道多发软组织影,鼻中隔偏曲。

 

(二)诊断思路及依据

病史时间长,有鼻塞、脓涕、头疼、嗅觉减退症状,鼻专科检查可见双鼻腔息肉样变,伴有脓性分泌物,鼻中隔左偏。鼻窦 CT 示鼻窦炎、双侧鼻道多发软组织影,鼻中隔偏曲。

 

(三)考虑诊断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鼻中隔偏曲。

 

(四)鉴别诊断

1. 真菌性鼻窦炎 2.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3. 鼻咽纤维血管瘤 4. 鼻腔恶性肿瘤 5. 脑膜脑膨出

 

治疗

(一)治疗思路

 

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治疗,并注重围手术的处理和术后的随访。      

(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

 

(二)治疗方案

1)药物治疗

 

2)手术治疗

术式选择依据:鼻息肉影响鼻窦引流,鼻中隔偏曲影响通气、鼻窦引流

 

(三)治疗效果评估

病情部分控制

 

个人诊治心得

患者鼻塞、脓涕、头痛、嗅觉减退病史,查体可见双鼻腔多发息肉样物伴有黏脓性分泌物,结合鼻窦 CT 检查结果考虑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因息肉影响鼻窦引流,且患者无手术禁忌,因而适宜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处理,包括术前口服及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对于减少术中出血是非常重要的。术后黏膜正常上皮化约需数周或数月,在此期间要告知患者定期随访复查,同时也需要持续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偏高,息肉组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提示患者息肉复发的几率较高,若术后病情控制欠佳可加用短疗程的口服糖皮质激素。      


病例提供者

 

沈妍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

擅长:诊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包括:耳鸣、耳聋、急慢性中耳炎,声带息肉、声带小结,鼻息肉、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等


注:以上观点系专家个人临床诊断经验

专家点评

患者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例,外周血及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偏高,病理分型考虑为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此类型患者鼻窦 CT 通常显示病变多累及嗅裂、筛窦特别是后组筛窦等靠近中线部位,易出现嗅觉减退或丧失,本病例与上述特征相符,同时有些患者会伴有哮喘及阿司匹林不耐受。治疗上,手术并不能根治本病,要采取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注重围手术期和术后的持续治疗,其中糖皮质激素鼻喷剂是炎症控制的首选药物,若病情控制不佳时可以加用糖皮质激素鼻腔冲洗,以及几个短周期的全身用药治疗。对于阿司匹林不耐受患者,要避免使用解热镇痛药物,近期也有文献报道阿司匹林的脱敏治疗对于阿司匹林不耐受患者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副主任医师

擅长:诊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包括:中耳炎、耳聋、耳鸣、面瘫、声带息肉、声带小结、鼻息肉、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等

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