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 傅君芬 教授
ESPE 2020 | 傅君芬教授:儿童性早熟面临的问题
傅君芬 教授
1556
0
专家介绍:

 

傅君芬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常务副院长

主要研究领域:儿童内分泌学,擅长肥胖并发症、糖尿病、性早熟、矮小症和性分化异常等疾病的诊治。

  • 浙江省医学重点创新学科“青春期医学”学科带头人
  • 第10届亚太儿科内分泌学会秘书长
  •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组长
  • 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 中国妇幼协会儿童疾病与保健分会副会长

以下内容仅限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交流使用

如为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士请主动退出浏览与阅读,否则由此产生的相关风险与后果应自行承担

 

2020年11 月6~14 日,第 59 届 欧洲儿科内分泌学会年会(ESPE) 在线上盛大开幕。本次大会共设置了骨生长、肥胖、肾上腺疾病、性早熟、糖尿病/代谢疾病、Turner、性发育异常、脑垂体疾病、甲状腺疾病等多个专题会议,在会议期间来自123个国家超过5000名儿科内分泌领域的专家、研究人员、临床医生参与了此次盛会,共同分享领域前沿进展,就儿童内分泌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丁香园携手益普生公司,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聚焦此次大会精彩内容,分享学术前沿热点。

 

会议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常务副院长傅君芬教授接受了丁香园专访,就儿童性发育的年龄界定、影响因素、发育趋势以及疫情期间儿童的健康管理等内容做了精彩的学术分享。

 

DXY: 尊敬的傅教授,您好,今年的欧洲儿科内分泌学会的年会 (ESPE) 在11月6日成功召开,本届会议因为全球疫情的影响,改为全程在线观看。世界各地的儿科专家通过网络聚焦儿科内分泌最新进展。您认为本次ESPE年会印象最深刻的热点话题是什么?

 

傅君芬教授:今年的ESPE由于疫情的影响,调整为线上举行,其中设有各种主题内容的报告、讨论和病例分析等,内容形式丰富。由于其涉及到儿童内分泌疾病的各个方面,所以ESPE一直受到全世界儿科内分泌同道的追捧。我个人最感兴趣的是儿童青少年发育,特别是性发育领域的话题。

 

今年的会议分享了今年发表在 JAMA Pediatrics 上的一篇 meta-analysis。来自哥本哈根大学的作者在 3602 个研究中挑选了 30 个符合标准的研究,结果显示从 1977 年到 2013 年女童乳房发育年龄每 10 年下降 0.24 岁 (P = 0.02)( 95%CI:-0.44 到 -0.04),即乳房发育年龄平均每十年减少近 3 个月。作者还发现影响儿童内分泌提前启动的第一因素是BMI,随着全球儿童青少肥胖率的增加,可能会影响儿童的性发育启动。此外,作者还提到了环境雌激素的暴露,特别是农药、杀虫剂、洗洁剂、塑料产品的中间代谢产物,由于其会在土壤中存在多年,这些产物中类雌激素样物质的暴露,可能会对儿童性发育产生一定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多个研究发现某一单因素的暴露量可能不高,但是当多个因素叠加后,形成鸡尾酒效应,其多因素的影响力就会提高,从而影响儿童性发育。所以,性发育目前呈现出越来越早的趋势,这也给内分泌科医生对性早熟的诊断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此之前,国际上对性早熟的诊断标准不同国家已有不同的界定。例如,美国的黑人定为6岁、白人为7岁,日本是7.5岁,而我国是8岁。但当在世界范围内,女孩的乳房发育都有提前的趋势,那么性早熟的诊断年龄是否也需要随之改变,这个问题值得全世界的内分泌医生思考。我认为,我们要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性早熟诊断标准。否则可能不仅会浪费国家医疗资源,还会增加家长和患儿的心理负担。所以,我认为性早熟的定义,特别是年龄的界定,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DXY: 针对我国儿童青少年性发育现状,是否也存在这些特点呢?请您分享这方面的内容?

 

傅君芬教授: 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整体性发育也呈现出提前的趋势。目前,我国对性早熟的定义是:女生在8岁之前出现乳房发育、男生在9岁之前出现睾丸发育。十一五期间的2009年至2010年我们开展了一项全国性的横断面研究,覆盖了6-18岁的儿童。研究发现,女孩乳房发育的中位年龄是9.69岁,而男孩睾丸发育的中位年龄是11.25岁。但是, 最近完成的一项十三五期间的调研,覆盖20多万儿童的横断面研究发现,女孩8周岁前乳房发育的比例从<3%提高到7%-9%左右,中国儿童性发育也呈现出提前的趋势,这背后的影响因素与国际上是相似的。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比例也一直在增加,在十一五期间的研究就发现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已经达到20%。体脂早期的堆积是影响儿童青少年性发育的因素之一。此外,雌激素样物质、网络不良信息、睡眠、压力等也在性发育的启动中起到较大的作用,如本次ESPE会议中提到的多个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儿童青少年的青春期提前。因此,这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DXY:2020年疫情期间,儿童内分泌疾病相关就诊情况有什么变化吗?

 

傅君芬教授: 今年的疫情让全国中小学生很长一段时间都“闭关”在家。由于疫情管控的影响,很多医院儿科门诊量急剧下降,因青春期异常发育相关问题就诊的患者反而大幅上升。因此,我们今年在Journal of Pediatrics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提示疫情前后因青春期变异就诊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多,尤其是乳房早发育、青春快速进展、性早熟、肥胖等人群。究其原因,可能是孩子长期居家,室外活动减少、饮食不规律(饮食量增多、频次增加)等引发体重增加,从而导致或加剧了内分泌相关疾病的潜在发病,使就诊率不降反升。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不到9岁的患儿,他3个月体重增加了10kg,就诊时睾丸已有6ml,达到了性早熟的诊断标准,是饮食营养结构异常进而导致性早熟的典型病例。

 

此外,我还发现居家隔离3个月后,儿童的心理变化也是非常大的,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抑郁情绪,甚至还会出现极端的跳楼自杀倾向。因此,我认为疫情是把儿童青少年原本存在的问题浓缩,使其在短时间内暴露了出来,包括超重、肥胖、性早熟、青春期变异、心理压力等。目前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我们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都来应对疫情,家长、医生、社会、学校等各界都应该对儿童的身心健康给予高度重视,例如儿童的体重管理、性发育管理、心理管理。

 

小结

 

目前,国内外关于儿童性早熟的年龄界定方面都有提前的趋势。当营养、环境、遗传、压力等单因素聚集时会出现累加效应,导致儿童青少年的青春期提前,这对性早熟的诊断标准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需要结合国情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性早熟诊断标准。在当下疫情防控的常态化阶段,医院、学校、家庭、社会都需要重视儿童的体重管理、性发育管理以及心理管理,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健康中国。

 

 

声明

本资讯是由益普生医学团队编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撰写提供,旨在用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间的学术交流,不支持以任何形式转发给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如有违反,责任自负;转发给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时,也请自觉保护知识产权。

本资讯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该被视为诊疗建议。内容中出现任何药品并非为广告推广目的,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如进行处方,请严格遵照该药品在中国批准使用的说明书。益普生不承担任何相关责任。

DIP-CN-003418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