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新视角 陆炜 教授
干货|性早熟的危害不可忽视,畅聊其病因学诊断
陆炜 教授
207
0
专家介绍:


陆 炜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与医学专业委员会内分泌学组委员
  • 上海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副组长
  • 先后赴美国 Baylor 医学院分子与人类遗传系、美国 Boston 儿童医院遗传系及内分泌科进修学习
  • 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项目及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课题的研究及《临床遗传学》、《实用内科学》、《小儿内分泌典型病例荟萃》等书籍的编写
  • 擅长儿童常见内分泌疾病、内分泌遗传综合征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的诊治

以下内容仅限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交流使用

如为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士请主动退出浏览与阅读,否则由此产生的相关风险与后果应自行承担

 

儿童的生长发育遵循着一定的规律,通常女孩在 8~12 岁开始进入青春期,男孩在 9~14 岁开始进入青春期。但有些儿童由于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增多,导致第二性征过早出现,提前进入青春期,就是通常所说的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1]。既然青春期是每个儿童必经的发育阶段,那提前启动会有什么危害?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CPP 呢?本期我们特邀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陆炜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下 CPP 的危害以及病因学诊断。

 

CPP 发病率高,女童高于男童,且逐年上升

 

近十年来,世界范围内青春期发育开始的年龄有逐渐提前的趋势。同时,CPP 的诊断与治疗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CPP 发病率约为 1/5,000~1/10,000,女童发病率为男童的 5~10 倍[1]。同时,CPP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如韩国 CPP 女童发病率从 2004 年的 3.3/10 万上升到 2010 年的 50.4/10 万,男童从 0.3/10 万上升到 1.2/10 万[2]。 2014 年,在我国北京、上海等 10 个省市开展的一项儿童性早熟现状调研显示,我国性早熟患儿以女童为主,男女比例约为 1:16,初次诊断为 CPP 的患儿高达 88.91%。我国性早熟患儿初次诊断为 CPP 的年龄为(8.35 ± 1.57)岁,骨龄为(10.11 ± 1.70)岁,骨龄比实际年龄平均提前 1.65 岁[3]

 

CPP 对身高、体重、性发育、心理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觑

 

CPP 儿童提前进入青春期,骨骼发育加速,导致骨骺过早闭合,生长时间缩短,从而影响患儿成年后的终身高。性早熟引起平均终身高损失具有性别差异,女孩成年后终身高约为 152 cm,平均损失约 10 cm;男孩成年后终身高约为 156 cm,平均损失约 20 cm[4]。CPP 对儿童的身高影响与发病年龄、骨龄超前程度、性激素水平和体质指数(BMI)密切相关[5]。缓慢进展型 CPP 骨骼生长速率缓慢,对儿童身高的影响不大;快速进展型 CPP 骨成熟加速,生长潜力明显缩短,对身高的影响更为明显[6]

 

肥胖是 CPP 的危险因素之一,CPP 和肥胖两者存在共同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有研究显示,13.86% 的性早熟女孩存在肥胖,其中 29.42% 为中心性肥胖;25.98% 的性早熟男孩存在肥胖,其中 38.58% 为中心性肥胖[7]

 

CPP 是引起儿童性发育异常最常见的疾病之一。CPP 患儿的发育规律与正常青春期儿童一致,但性发育时间较短,内生殖器官的发育可能较不成熟,容积也较小[8],可导致一系列问题。如特发性 CPP 女孩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几率增加,可能与特发性 CPP 患儿体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胰岛素水平增高等一系列内分泌环境改变相关[9];月经初潮过早出现也会增加乳房肿瘤的风险[10]

 

由于第二性征过早发育,患儿可能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或社会行为异常。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早发育更易引起功能性表现(如胃痛、头痛、关节痛等)、抑郁症状、性接触等心理行为问题。女孩易出现酗酒、超重、性行为,男孩则更易出现吸毒等冒险或犯罪等品行问题[1]。性早熟患儿出现焦虑情绪、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社交恐怖和学校恐怖的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儿童,而长期过度的焦虑情绪可降低生理及社会功能,演变为情绪障碍。同时,性早熟患儿的自我意识发展普遍落后于健康儿童,表现为自我意识总分、行为、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显著低于健康儿童[11]

 

CPP 的发病机制和遗传因素

 

CPP 的发病机制涉及到一个重要器官——下丘脑。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所在。它如同一个开关,掌控着人体生长发育的每个进程。如果下丘脑提前分泌和释放 GnRH,就相当于提前激活了性腺轴,导致性腺发育和分泌性激素,呈现出内、外生殖器发育等体征[1]

 

相关因素分析发现遗传、肥胖、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以及心理、营养等相关因素与儿童性早熟密切相关。基因组学研究发现 DLK1、MKRN3 基因缺陷均与性早熟密切相关[12,13]

 

首次发现 CPP 具有遗传倾向的研究,发表于 2013 年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该研究发现与 CPP 有关的父系表达印记基因 Makorin 环指蛋白 3(MKRN3)。5 个家族性 CPP 患者中发现了 4 个 MKRN3 基因突变,且均为父系遗传[13]。另一项研究发现 MKRN3 水平与 BMI、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女性雌二醇(E2)呈负相关。当 MKRN3 未突变时,CPP 患儿 MKRN3 水平与青春期匹配的人群相近[14]

 

DLK1 基因也与性早熟相关。一项研究对 5 名有 CPP 女性的家庭进行连锁分析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提示所有患者血清 DLK1 均检测不到(< 0.4 ng/mL),支持因基因缺陷导致患者完全无 DLK1 产生。此家族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 DLK1 缺陷;DLK1 为父系表达的印迹基因,即只有从父亲遗传了这种缺陷的家庭成员才会出现性早熟[12]

 

肥胖(中心性肥胖)与儿童青春期早发育呈正相关,BMI 与女童性早熟具有相关性[7,15]。干扰内分泌的化学物质不仅会影响青春期发育,还会影响性别认同、内外生殖器的发育、新陈代谢和神经认知发育[15]

 

CPP 的分类及病因

 

CPP 根据病因可分为特发性 CPP 和继发性 CPP。后者常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或其他疾病。《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共识(2015)》明确指出[1]:小于 6 岁的 CPP 女孩以及所有男性性早熟患儿均应常规行头颅 MRI 检查。小于 6 岁的 CPP 女孩,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比例约占 20% ,且年龄越小,影像学异常可能性越大;6~8 岁的 CPP 女孩是否均需行头颅 MRI 检查尚有争议,但对有神经系统表现或快速进展型的患儿则应行头颅 MRI 检查。男性性早熟虽然发病率相对较低,但 25%~90% 的患儿具有器质性原因,约 2/3 的患儿有神经系统异常,50% 左右的患儿存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临床诊断明确后应进行 CPP 病因诊断,根据病情进行头颅 MRI 检查、肾上腺功能、甲状腺功能等评估,以了解是否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或其他疾病。

 

在 CPP 的诊断过程中,还应注意明确性早熟是否继发于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多发性骨纤维发育不良、家族性男性限性性早熟、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临床中应加以区别和分析[1]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多为 21-羟化酶缺乏,可导致男孩外周性性早熟。表现为阴茎增大、增粗,阴囊色素沉着,睾丸容积不大或睾丸容积与阴茎发育水平不一致。早期身高增长加速,骨龄提前显著。临床要结合血 17-羟孕酮、硫酸脱氢表雄酮、雄烯二酮、睾酮水平综合分析。值得注意的是,此病长期未经诊断治疗者可转变为 CPP[1]

 

McCune-Albright 综合征,又称多发性骨纤维发育不良:常因 Gs 基因缺陷所致,女童多见。以性早熟、皮肤咖啡斑、多发性骨纤维发育不良三联征为特点。多数患儿仅表现一种或两种体征,可伴有垂体、甲状腺和肾上腺等内分泌异常,还可出现卵巢单侧囊肿。但其性发育过程与 CPP 不同,常先有阴道出血发生,乳头、乳晕着色深等。常发现血雌激素水平增高而促性腺激素水平低下,GnRH 激发试验呈外周性性早熟。此病可部分转化为 CPP[1]

 

家族性男性限性性早熟:由于 LH 受体激活突变所致,呈家族性特点。患儿 2~3 岁时常出现睾丸增大,睾酮水平明显增高,骨龄明显增速,但 LH 对 GnRH 刺激无反应。此病也可随病程进展转变为 CPP[1]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常与继发 CPP 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节紊乱有关。甲低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增加,由于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细胞与分泌泌乳素(PRL)、LH、FSH 的细胞具有同源性,TRH 不仅促进垂体分泌 TSH 增多,同时也促进 PRL 和 LH、FSH 分泌。该病常伴有性早熟的表现,如女孩出现乳房增大、泌乳和阴道出血等,但不伴有线性生长加速及骨龄增长加快。病情严重而长期未经治疗者可转变为 CPP[1]

 

总结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儿童 CPP 发病率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有所提前。我国性早熟儿童中绝大多数为 CPP。由于生长发育加速,骨骺提前闭合,导致 CPP 患儿成年终身高受损、肥胖、性发育异常等,严重威胁儿童身心健康,导致一些心理和社会行为问题。CPP 的发病机制与下丘脑提前分泌和释放 GnRH 有关,与遗传、肥胖、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以及心理、营养等因素密切相关。CPP 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目前已知与 MKRN3 基因和 DLK1 基因缺陷相关。临床中,CPP 可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病因分类。在诊断 CPP 时,应注意排除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其他继发性疾病。

 

 

声明

本资讯是由益普生医学团队编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撰写提供,旨在用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间的学术交流,不支持以任何形式转发给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如有违反,责任自负;转发给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时,也请自觉保护知识产权。

本资讯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该被视为诊疗建议。内容中出现任何药品并非为广告推广目的,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如进行处方,请严格遵照该药品在中国批准使用的说明书。益普生不承担任何相关责任。

 

审批编号:DIP-CN-008937;有效期:2023 年 6 月 19 日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 2015,53(6):412-418

[2]. Kim SH, Huh K, Won S, et al. PLoS One. 2015 Nov 5;10(11):e0141844.

[3]. 朱迪卿, 朱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6,8(1): 100-2.

[4]. Carel JC, Lahlou N, Roger M, et al. Hum Reprod Update. 2004 Mar-Apr;10(2):135-47.

[5]. Prete G, Couto-Silva AC, Trivin C, et al. BMC Pediatrics, 2008, 8(27): 1-8.

[6]. 朱志颖, 李嫔, 蔡德培. 临床儿科杂志, 2007, 125(12): 993-995.

[7]. Chen C, Zhang Y, Sun W, et al. BMJ Open. 2017 Apr 11;7(4):e014004.

[8]. 蔡德培, 时毓民, 陆韺..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1993, 9(1): 24-26.

[9]. Franceschi R, Gaudino R, Marcolongo A, et al. [J]. Fertil Steril, 2010, 93(4): 1185-1191.

[10]. Hsieh CC, Trichopoulos D, Katsouyanni K, et al. J]. Int J Cancer 1990, 46(15): 796-800.

[11]. 王树霞, 陈伟斌.山西医药杂志. 2015,44(16):1926-1928.

[12]. Dauber A,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May 2017, 102(5):1557–1567

[13]. Abreu AP, et al. N Engl J Med. 2013 Jun 27;368(26)2467-2475

[14]. Grandone A, et al. Endocrine. 2018 Jan;59(1):203-208.

[15]. Kiess W, et al. J Pediatr Endocrinol Metab 2016; a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