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视点

ChiCAST 助力构建中国合理用药方案

为促进我国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工作的积极发展,2017 年 3 月,华人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ChiCAST)正式成立。近年来,细菌耐药的研究情况日益受到重视,微生物学检测手段的也随之获得飞速发展。故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杨启文老师,将与大家一起来聊聊 ChiCAST 及药敏试验相关的内容。

 

 

 

ChiCAST 成立的背景及意义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背景:2016 年 G20 峰会上我国发布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表现了中国对控制细菌耐药的决心。《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强调抗生素耐药检测需要标准化、计划实施需要多部门联合、实际工作中需要多领域专家的配合。

 

意义:ChiCAST 是欧洲临床微生物和感染病学会(ESCMID)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EUCAST)设立在中国的药敏委员会,EUCAST 和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两个机构均为全球药敏领域的权威机构。ChiCAST 可以让我国学习国外在药敏领域的先进经验,并帮助构建更适用于中国的用药方案。

 

现阶段对药敏和抗生素折点的探讨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抗生素折点的引入有助于协调微生物试验和临床实践,其确定建立流程复杂,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 一是微生物学的流行病学界值

  • 二是抗菌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

  • 三是临床的病例观察

 

国内使用的部分药物在欧美应用少, ChiCAST 预备探求亚太地区常用药物折点的设定。

 

 

目前临床微生物标本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常见的检测方法:

  • 第一,标本直接涂片

  • 第二,微生物学培养。

  • 第三,药物敏感性试验。

 

微生物学的检测手段正在飞速发展。例如 6 小时可以得到细菌药敏结果的新技术、通过基因检测的方法来预报药敏结果等。相信未来这些新技术必会颠覆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及理念。

 

 

小结

 

 

我国是抗菌药物生产和使用大国,细菌耐药问题也日益突出,但近年来微生物学的检测手段快速发展,有望颠覆传统的检测方法及理念。ChiCAST 致力于促进我国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工作的积极发展,有助于学习欧美国家在抗生素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并探索我国特有的抗生素检测使用标准(如折点的建立等)。

专家介绍

 

 

杨启文,副研究员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副主任

 

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系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教研室组长。

 

欧洲临床微生物和感染病学会药敏委员会华人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ChiCAST)秘书长及常务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分会病原学监测与防控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基层检验技术标准化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感染性疾病检验诊断学术委员会委员;《医学参考报》检验医学频道微生物与临床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ISO15189 技术评审员。

 

2004 年至今在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临床微生物组工作,主持和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 863 计划在内的 70 余项科研课题。目前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百篇(SCI 文章 29 篇,累计影响因子 95.5),获中华医学科技奖 2 项、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技奖 1 项、北京市科技奖 1 项、华夏医学科技奖 1 项、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 1 项、中华医学会分会奖 7 项,中国科协论文奖一项,北京青年学术演讲比赛优秀奖一项,国家专利 2 项,申请中 1 项。 2011 年度获「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第一作者)。2013 年度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领跑者 5000)(第一作者)。承担国际会议同声传译 18 场次。2006 年、2008 年和 2010 年作为访问学者分别在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妇女儿童医院和美国塔夫茨大学进行科研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为常见和不常见临床菌株的分离和鉴定;细菌和真菌多种药敏试验的临床应用;细菌耐药监测;超广谱β內酰胺酶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菌的的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