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视点

罗金旦医生: 泌尿外科疑难杂病的诊治与临床试验研究发展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两性泌尿系健康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女性泌尿系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就是下尿路症状,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在不断升高;严重威胁我国男性健康的泌尿系统相关疾病中,最受关注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相关药物研发亦迫在眉睫。

 

 

丁香园有幸采访到了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的罗金旦副主任医师,请他就女性下尿路症状的诊治,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药物治疗进展及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研究的发展等泌尿外科热点话题进行阐述。

 

女性下尿路症状的诊治

 

 

对于女性泌尿系健康而言,一个重要的困扰就是女性下尿路症状的发病率较高。我国学者在 2014 年调查结果显示,约 55% 的女性伴有下尿路症状。其中储尿期症状占到发病人群的 54%,排尿期症状占 13%。

 

 

从尿流动力学的角度讲,女性下尿路症状的诊断类型可分为:逼尿肌收缩乏力(DU)逼尿肌过度活动(OAB)压力性尿失禁(SUI)膀胱出口梗阻(BOO)。这四种构成了女性下尿路症状(LUTS)的主要分类。

 

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病因是女性衰老或者生育等原因所致盆底组织松弛,在腹压增加的情况下,如咳嗽、大笑、快步走时,致患者漏出小便。临床上,SUI 患者的治疗以盆底功能锻炼为主,症状严重时需行尿道悬吊手术,伴尿急、尿频等混合性症状的患者在术前需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

 

逼尿肌过度活动最核心治疗药物为 M 受体阻滞剂。相关研究证实,联合使用 M 受体阻滞剂及α受体阻滞剂的 OAB 患者获益均优于两者的单独治疗。因此,逼尿肌过度活动患者建议两药联用。

 

逼尿肌收缩乏力的病因较为复杂,包括神经源性、肌源性、混合性及其它因素等,其症状较隐匿,临床需要加强对其重视程度。临床治疗上,主要包括行为疗法药物治疗两方面。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胆碱受体抑制剂,或者联合α受体阻滞剂治疗。逼尿肌收缩乏力的治疗方法还包括:膀胱内电刺激、间歇导尿、骶神经调节及逼尿肌成形术等。

 

膀胱出口梗阻的病因主要包括机械性梗阻和功能性梗阻。前者的治疗主要是对患者术后引起机械性梗阻的原因进行解除,如 TVTO 术后吊带太紧引起 BOO,则需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吊带解除。功能性梗阻则需对相应症状进行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α受体阻滞剂,此外还需要一些功能锻炼。

 

男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药物的治疗途径和研究进展

 

 

男性健康近年来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我国男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及发病人数呈升高趋势。前列腺癌患者处于激素敏感期时的治疗效果比较好,部分患者经治疗后进展到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阶段,此时治疗效果往往不佳,亟待新的疗法。

 

 

目前 CRPC 的药物治疗靶点主要集中在雄激素受体(AR)通路上,治疗手段包括:雄激素剥夺治疗,雄激素合成的抑制剂、雄激素受体拮抗剂等。此外,新化合物的研究方向还包括:雄激素信号通路结合域、PI3K-AKT-mTOR 信号通路、反义寡核苷酸、免疫治疗、分子靶向药物,等等。

 

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研究的进展和趋势

 

 

新药开发是业界一直关注的热点,药物床试验是新药进入临床必经阶段。而参与国际药物或者器械临床试验,对于参与的中心有着诸多获益。

 

 
 

首先,有助于临床医生了解药物的性能、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

 
 

其次,有助于开拓我们的临床科学研究事业,参与国际合作既可以与国外互动交流,也可提高国人在学科中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此外,国际药物临床试验的设计非常严格,这对我们自己开展临床或基础研究大有裨益,也有助于提升我们的严谨性。

 

近年来,我国药物临床试验注册项目数量的增长率全球第一。出现这种情况与我国药物临床试验费用相对比较低、患者数量多密切相关,这也吸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来华开展多中心的临床试验项目。

 

病人数量成本效益监管体系研究者素质基础设施社会环境等六个因素进行评价,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的内外环境综合得分亦仅次于美国。国内各大医院科室药物与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研究的数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临床试验的质量也越来越高,并逐渐与国际接轨。

 

小结

泌尿外科相关疾病日益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女性下尿路症状较为隐匿,临床治疗效果亟待提高;男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药物治疗也进入瓶颈,临床治疗药物的研发机遇与挑战并存。对此,我国各医疗单位应积极参与药物与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研究,为推动我国泌尿外科事业的前进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