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前沿速递
号外!最新研究结果出炉——阿格列汀控糖持久性长达 3.5 年
编者按:长期、良好的血糖控制可减缓 2 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进展。因此,降糖治疗应强调长期稳定的疗效,即持久性。2017 年 7 月,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Research 杂志发表了一项回顾性观察性研究,评估了阿格列汀对日本 2 型糖尿病患者平均 3.5 年血糖控制的影响 1。
近期一项研究表明,阿格列汀可实现长达 2 年的持久血糖控制,但尚无研究探讨过阿格列汀治疗 2 年以上的血糖控制情况。
本研究纳入 APPLE 研究 2 的 39 例患者,这些患者在 APPLE 研究期间接受为期 3 个月的阿格列汀治疗,研究结束时持续阿格列汀治疗至少 36 个月(阿格列汀平均治疗时间为 42.8±2.2 个月),评估所有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
l 阿格列汀长期治疗,HbA1c 水平显著降低
与基线相比,所有患者末次访视时的 HbA1c 水平显著降低(差异的 95% CI: 0.3-0.9,P = 0.0001)。
阿格列汀治疗期间的平均 HbA1c 水平
此外,对治疗过程中未改变降糖药物、或减少磺脲类药物剂量、或将磺脲类药物替换为降糖强度较低的瑞格列奈治疗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n = 32),结果显示,这些患者末次访视时 HbA1c 水平较基线也显著降低(差异的 95% CI: 0.3-0.9,P = 0.0005)。
治疗期间亚组患者的 HbA1c 水平
l 阿格列汀长期治疗,LDL-C 水平显著降低
检测 LDL-C 的患者中(n = 37),与基线相比,末次访视时患者的 LDL-C 水平显著降低,由 106.5±25.0 mg/dL 降至 96.3±20.9 mg/dL(差异的 95% CI: 0.5-19.9,P = 0.0406)。
阿格列汀治疗期间的 LDL-C 水平
此外,对未使用调脂药(他汀类或贝特类)或影响血脂水平的吡格列酮治疗、或使用上述两类药物治疗但研究期间未改变药物剂量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n = 27)。结果显示,这些患者末次访视时 LDL-C 水平较基线也显著降低,由 108.7±24.9 降至 95.1±22.8 mg/dL(差异的 95% CI: 1.8-25.3,P = 0.0250)。
治疗期间亚组患者的 LDL-C 水平
本研究显示,对于日本 2 型糖尿病患者,阿格列汀长期治疗具有良好的降糖持久性,可维持长达 3 年以上的长期血糖控制。此外,阿格列汀长期治疗还可带来 LDL-C 水平的显著获益。
【作者见解】
阿格列汀持久控糖的机制目前还未明确,可能的原因是 DPP-4 抑制剂对胰岛β细胞存在潜在保护作用。研究人员预测,对于基线 HOMA-β相对较高、HOMA-IR 相对较低的患者,阿格列汀治疗的持久性可能更好,然而结果出乎意料,不同 HOMA-β和 HOMA-IR 水平的患者治疗前后 HbA1c 水平的变化无显著差异。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尚不明确,可能是联用的药物(如磺脲类药物、二甲双胍、吡格列酮)影响了结果,因此,未来有待在未接受降糖药物治疗的患者中开展进一步的探索。
【拓展阅读】
阿格列汀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对 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影响的研究(APPLE 研究),为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研究,于 2012 年 12 月~2013 年 8 月期间开展,纳入 89 例 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阿格列汀单药组(n = 43)与阿格列汀+兰索拉唑联合用药组(n = 46),进行 3 个月的治疗,对比单药治疗与联合治疗对 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研究表明,两组血糖控制无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 Takebayashi K, Suzuki T, Naruse R, et al. J Clin Med Res 2017,9(9):802-808
2. Takebayashi K, Sakurai S, Suzuki T, et al. Endocr J 2014,61(10):1031-1039
相关阅读
- 《中国成人 2 型糖尿病 HbA1c 控制目标及达标策略的专家共识》要点解析
- 《中国成人 2 型糖尿病 HbA1c 控制目标及达标策略的专家共识》正式发布
- 从 CAROLINA 研究看磺脲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 从 CAROLINA 研究结果看磺脲类药物的心血管安全性
- CAROLINA 研究发布,格列美脲的心血管安全性获肯定!
- 以对照之姿,彰显强效安全之势:换个角度审视格列美脲作为对照组药物的临床试验
- 凝心聚力「析诊疗」,明察秋毫「济世人」——从 TES 指南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安全降糖
- 「对擂不怯、一站到底」的经典对照药物——磺脲
- 「讲究」,不「将就」:再谈高糖 T2DM 患者治疗的达标策略
- 乱「花」繁复 因「人」制宜 ——在中国 T2DM 患者中实现更好的血糖管理
- 传统药物控糖乏力,长病程糖尿病患者真的回天无术?
- 糖尿病初期的降糖「助攻」
- 对一致性评价的几点建议
- 【病例讨论】糖尿病治疗中的「隐形主角」
- 切勿盲人摸象:磺脲类药物心血管安全性还需全面看待
- 从严控糖,长效磺脲类「一箭多雕」
- 降低微血管并发症风险从家庭开始
- 血糖总不达标?开启“1+1”优化模式
- WHO最新糖尿病指南问世:磺脲稳坐二线C位!
- 繁花渐欲迷人眼,老马识途自奋蹄——我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降糖治疗
- 强强联合,新患者的降糖「利器」
- 主动出击,联合降糖须趁早
- T2DM 与心血管疾病的「胖瘦」之争
- 「三高」患者:降糖需系好「安全带」
- 溯本求源,聚焦经典——探讨β细胞在 2 型糖尿病防治中的角色
- 格列美脲联合 DPP-4 抑制剂:直击发病核心,安全达标
- 知行合一,走进中国T2DM患者的早期联合治疗
- 胰岛素抵抗严重该如何降糖?另辟蹊径,克服惰性!
- 从「新」出发,探讨口服降糖药治疗策略
- 控糖、调脂我所欲也,或可一举两「利」?
- 长效磺脲类:「多方位」助力严格控糖
- 强化降糖治疗:避害就利,探索前行
- 格列美脲:多维度控糖的「全能选手」
- 物有本末:改善胰岛素抵抗,可利控糖
- 格列美脲:控糖莫忘「安心」
- 磺脲类 = 促泌剂? 你只说对了一半
- 降糖治疗,稳「骨」达标 ——从干预骨代谢谈降糖策略
- 低血糖莫「一刀切」: 早期严格控糖带来显著远期获益,但如何跨越低血糖的鸿沟?
- 「二联」治疗,如何直击核心,相得益彰
- 格列美脲:攻守兼备的二联佳选
- 双管齐下稳体重:评述格列美脲对体重影响
- 促泌增敏 协同增效 安全性好:格列美脲助力吃「胍」群众远离「甜蜜」困扰
- 安「内」与攘「外」兼顾:格列美脲双重作用机制述评
- 2型糖尿病降糖策略:如何1+1>2
- 一箭双雕,格列美脲或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 2型糖尿病,降糖勿忘「量体裁衣」
- 从START研究看磺脲类药物在T2DM中的临床应用
- 新诊T2DM:格列美脲起始联合治疗的典型病例
- 饮鸩止渴是误会,澄源正本乃正解——磺脲类改善β细胞功能大揭秘
- 遇到血糖居高不下或忽高忽低:需要考虑这些问题
- 解除磺脲类药物治疗的体重困扰
- 还在为 NAFLD 烦恼?来教你怎么吃!
- 【柳叶刀】观点碰撞——共辩糖尿病与骨病的相关性
- 【期刊瞭望】颠覆观点!午睡过久竟与糖尿病风险增加有关
- 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疾病,有没有两全之策?
- 【柳叶刀】T2DM 患者睡不好?看这些治疗方法各显神通!
- 【Diabetes Care】十四年磨一剑——ADA 更新糖尿病与高血压立场声明
- 新说:DPP-4 抑制剂改善初发急性心梗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 [期刊瞭望] 你知道吗?基因间相互作用竟会影响磺脲类药物的低血糖风险
- 基础胰岛素剂量调整各有所忧,看看说中你了吗!
- 想喝瓶装果汁预防糖尿病?不如直接喝水
- 【Diabetes Care】控制 FPG 和 HbA1c 波动,别让阿尔兹海默症找上门!
- CHECK 研究:纪立农教授对中国糖尿病酮症流行病学的探索
- 2017BEYOND II 研究总结会完美落幕
- 【期刊瞭望】翁建平教授: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或可成为 HbA1c>9.0% 的新诊 T2DM 患者的治疗优选
- 【期刊瞭望】喝,还是不喝酒,这是个问题!
- 戮力 1.5 世纪 ,今致「血糖中心论」:解密第 49 届 Claude Bernard 奖
- 补充维生素 D 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吗?
- 来得时登记研究新追踪:哪些人适合由预混胰岛素转为甘精胰岛素联合 OAD 治疗?
- 【期刊瞭望】姬秋和教授推荐修订中国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大家怎么看?
- 【Diabetes Care】老年糖尿病患者 HbA1c 控制不稳定?小心抑郁症状增加!
- 【Diabetologia】梅奥诊所新发现——夜班「暗伤」医护人员的糖代谢
- 多因素干预降低大血管病变,可能原因是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善
- DPP-4 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你真的了解吗?
-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比较与降糖药相关的临床结局和不良事件:一项荟萃分析
- 多因素干预降低大血管病变,可能原因是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善
- DPP-4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你真的了解吗?
- 【Diabetes Care】还在吃烤肉?小心2型糖尿病!
- 【期刊瞭望】夜班工作——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失控的又一“帮凶”
- 降糖药格列美脲作为一种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动力学和 分子对接研究:对阿尔茨海默病和糖尿病双重治疗的意义
-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糖尿病骨病,微血管疾病的另一种表现?
- 是时候关注一直被忽视的胰岛α细胞功能了!
- [2017EASD专家点津]一文告诉你甘精胰岛素剂量调整与测空腹C肽有多重要!
- 生物标志物测心衰,多因素干预降风险
- 低热量饮食,逆转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
- 2017年胰岛代谢论坛圆满落幕
- 【2017EASD 专家点津】胰岛素治疗之临床见解
- 糖人秀-TED糖医演讲秀最终七强今日燃情亮相!
- 聚焦磺脲类药物:联合应用与复方制剂
- Camillo Golgi 奖撷珍——反复低血糖:糖尿病的长期并发症
- 【Diabetes Care】DCCT/EDIC 研究 30 年:T1DM 患者强化治疗和常规治疗长期低血糖发生率趋近
- 【2017 EASD】抗击 2 型糖尿病——不仅仅是科研进步
- 2017 赛诺菲菲越论坛,邀您共启「行·知」之旅
- 磺脲类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 如何看待磺脲类药物的继发性失效
- 【2017 EASD】53届EASD年会召开在即,大会热点抢先知!
- 补充维生素 D 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吗?
- 万众瞩目:中国 2 型糖尿病质量改善里程碑研究首次揭晓结果 ——37 家研究中心实现质量改善目标
- 【期刊瞭望】高钠饮食可引起儿童 1 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
- 阿格列汀有望改善 2 型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
- 【柳叶刀】警惕!糖尿病已成为全球健康与经济杀手
- 来得时登记研究新追踪:哪些人适合由预混胰岛素转为甘精胰岛素联合OAD治疗?
- 2017 年胰岛代谢论坛——相聚金陵,共享学术盛宴
- 磺脲类药物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安全性探讨
- 反复低血糖,凶手竟是它!
- 【胰岛β细胞专题】糖尿病疑难病例探讨——评估胰岛功能对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性
- 【胰岛β细胞专题】胰岛研究进展之 T1DM 确诊前胰岛功能研究
- 【胰岛β细胞专题】胰岛再生调节路径新发现
- 【胰岛β细胞专题】内外结合,胰岛功能体外评估方法详解
- 【胰岛β细胞专题】实战解析——胰岛功能临床解读
- 【胰岛β细胞专题】一文纵览胰岛功能评估方法与指
- 【胰岛β细胞专题】探索糖尿病核心发病机制,评估胰岛功能开启个体化医疗
- 【胰岛β细胞专题】胰岛基础知识速递
- 【JAMA】重磅来袭——中国糖尿病最新流行趋势发布
- 【2017ADA 专家点津】邢万佳教授:传承经典,继往开来——透过 2017ADA 大会,再谈磺脲类在糖尿病长期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 【Diabetes】遗传视角:磺脲类受体的遗传变异与 2 型糖尿病、冠心病的关系
- 格列美脲——列美脲作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用于阿兹海默病和糖尿病的双重治疗
- ZODIAC-39研究:解除磺脲类药物的体重困扰
- 【2017ADA 专家点津】戴如春教授:糖尿病治愈之光——β细胞功能评估与演变研究进展
- 【2017ADA 专家点津】黄凌宁副教授:哪些人群应用甘精胰岛素更具优势
- 【2017ADA 专家点津】陆菊明教授:谈动态血糖监测在 2 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适用
- 「糖人秀」第二阶段:名家在线 先锋擂台即将启动
- 磺脲类药物对体重的影响以及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
- 2017 ADS&ADEA---中澳交流纪实
- 不同磺脲类药物的低血糖风险和管理策略
- 【期刊瞭望】中国证据:多吃新鲜水果,预防糖尿病发生发展
- 【2017ADA 专家点津】郑少雄教授:全面解读 Banting 奖,引领糖尿病治疗新动向
- 【Diabetologia】糖尿病防治新策略——肠道菌群
- 【期刊瞭望】中国成年人早发型糖尿病有何特殊性?
- 【专家点津】苏本利教授& 张霞教授:点评胰岛素生物类似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 【专家点津】【N Engl J Med】都健教授:减重手术及糖尿病强化治疗的 5 年结果对比
- 【Diabetologia】2 型糖尿病合并超重/肥胖?小心脑部病变
- 磺脲类药物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 【N Engl J Med】基于 DCCT/EDIC 研究 30 年数据推荐:个体化的视网膜筛查计划
- 【期刊瞭望】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从拒绝吸烟开始
- 【Diabetes】遗传视角:磺脲类受体的遗传变异与 2 型糖尿病、冠心病的关系
- 【期刊瞭望】重磅!《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临床专家指导意见》新鲜出炉
- 2017菲越论道——行业大咖燃情齐聚饕餮盛宴
- 【2017ADA】细节决定成败,糖尿病患者如何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 【2017ADA】最新科研成果——代谢综合征机制新思路
- 【2017ADA】优还是劣,2 型糖尿病患者是否适用动态血糖监测?
- 【2017ADA】β细胞新动态——聚焦功能评估与演变
- 【2017ADA】解码 Banting 奖,破译新机制——迈入糖尿病治疗新时代!
- 磺脲类药物在国内外 2 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使用现状
- 【2017ADA】儿童或青少年糖尿病如何治?一起看看糖尿病实践的未来
- 【2017ADA】糖尿病足溃疡与转化科学——从生物力学到临床实践
- 【2017ADA】妊娠糖尿病对婴儿大脑发育的影响,你知道多少?
- 【2017ADA】哪些人群应用甘精胰岛素效果更好?
- 【2017ADA】哪些人群应用甘精胰岛素效果更好?
- 【2017ADA】追动态,寻前沿——第 77 届 ADA 年会热点率先尽享
- 【Diabetes Care】BMI 在什么范围内死亡率最低?——不同糖尿病状态人群有不同的答案
- 【期刊瞭望】十年回首,2 型糖尿病治疗靶点知多少——胰岛素敏感性篇
- 【期刊瞭望】十年回首,2 型糖尿病治疗靶点知多少——胰岛素分泌篇+糖尿病并发症篇
- 【期刊瞭望】DPP4 抑制剂——β细胞功能保护神
- 【Lancet】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指南,看专家建议如何修改
- 2017 医学部菲越论道——视频回放
- 2017 医学部菲越论道——干货下载
- 2017菲越论道:聚焦胰岛β细胞 深入探讨糖尿病诊疗模式
- 2017 菲越论道——行业大咖燃情齐聚,饕餮盛宴即将开席
- 磺脲类药物降血糖机制的深入探讨
- 【期刊瞭望】每天一杯奶,远离糖尿病——新加坡华裔人群健康研究
- 【期刊瞭望】中国基础胰岛素治疗新证:剂量优化+餐时追加
- 2017菲越论道——行业大咖燃情齐聚,饕餮盛宴即将开席
- 【期刊瞭望】中国证据:筛查微量白蛋白尿对预防糖尿病肾病更具成本效益
- 【Diabetologia】Look AHEAD: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可减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程
- 磺脲类药物降糖疗效的综合评价
- 起始基础胰岛素治疗最佳时机? ORBIT 研究给你答案
- 【BMJ】糖尿病早期征兆——牙周炎
- 【期刊瞭望】关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专家共识
- 【期刊瞭望】中国证据:农村正常体重人群中甘油三酯血糖可作为T2DM“警示标”
- 【Diabetes Care】阿格列汀在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新应用
- 【期刊瞭望】EXAMINE研究:警惕!低血糖易增加心血管风险
- 【专家点津】眼损伤特异性尿蛋白质组分析可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损害
- 【JAMA】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症调查:1型与2型谁更严重?
- 【2017AACE】糖尿病肥胖患者,哪种治疗方法适合您?
- 【2017AACE】AACE八项大奖,重磅揭晓!
- 【2017AACE】糖尿病的精准医学——“我们到哪了?”
- 【2017AACE】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重在“及时”
- 【专家点津】基础胰岛素+口服降糖药——长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的可选之路
- 【2017AACE】挑战肥胖——节食与手术各要注意哪些?
- 磺脲类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历史
- 客观认识磺脲类药物:循证评价、合理选择
- 【2017AACE】聚焦特殊人群,实时掌握血糖状态
- 【2017AACE】筑造更好的骨骼:「甜蜜骨头」新见解
- 【2017AACE】菲跃奥斯汀,同步最前沿——第 26 届 AACE 大会亮点预告
- 【质量改善】剖析权威指南--教你怎样写出卓越的质量改善研究报告!(下)
- 【质量改善】剖析权威指南——教你怎样写出卓越的质量改善研究报告!(上)
- 【质量改善】糖尿病质量改善研究经典案例之——国内篇
- 【质量改善】糖尿病质量改善研究经典案例之——国外篇
- 【质量改善】树立「标准化诊疗措施」新体系,深化糖尿病领域质量改善科学
- 【质量改善】质量改善:架起指南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 【期刊瞭望】警惕!罹患2型糖尿病增加亚洲人群癌症死亡风险
- 【期刊瞭望】EXAMINE研究最新发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或影响脂联素的 “保护”地位
- 【Diabetologia】年轻人少吃点,或许不再担心 2 型糖尿病
- 【期刊瞭望】意想不到的2型糖尿病帮凶——空气污染
- 【JAMA】糖尿病与其相关疾病死亡率的中国现状
- 从四大共识看糖尿病临床治疗的规范之道
- 儿童及青少年1型糖尿病适应症获批,来得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再添新证!
- 丁香园网络精彩回放:2017赛诺菲菲越论坛「风·范」
- 【Diabetes Care】来自4千多名白厅公务员的警示:不良糖代谢状态或可加速血管老化!
- 【专家点津】DPP-4抑制剂的降糖外肾脏保护作用
- 【期刊瞭望】阿格列汀存在肾脏保护作用新证据
- 【期刊瞭望】胰岛素治疗中被遗忘的角落:注射装置篇
- 【Diabetes Care】ADA立场声明抢鲜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期刊瞭望】CKB证据:夏季出生在成年后发生2型糖尿病风险低!
- 【期刊瞭望】一坐就是几小时?缺乏身体活动者小心糖尿病来袭
- 【期刊瞭望】红肉+加工肉+精制谷物饮食,胰岛素抵抗人群要少食!
- 【BMJ】糖尿病前期的筛查与治疗:双管齐下遏制2型糖尿病的流行
- 【期刊瞭望】BMI<30 kg/m2选甘精胰岛素比NPH获益更大!
- 【期刊瞭望】中国证据:老年NAFLD患者糖尿病风险增加,控制BMI或可降低风险
- 【期刊瞭望】盘点2017 《AACE/ACE糖尿病综合管理指南》七大更新要点
- 【Diabetes Care】SURDIAGENE研究:三种循环生物标志物可预测2型糖尿病肾功能下降
- 磺脲类药物临床应用的 N 个问题 看新版共识怎么说
- 【Diabetologia】CODAM研究:早相β细胞功能指数可识别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
- 【期刊瞭望】阿格列汀+二甲双胍,每天几次更适合?
- 【期刊瞭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可预测妊娠期糖尿病
- 【期刊瞭望】ORBIT 研究最新结果发布——真实世界中国 2 型糖尿病患者基础胰岛素使用现状
- 【期刊瞭望】中国证据:新诊断 T2DM 短期强化治疗后长期缓解新指标——急性胰高血糖素反应
- 【期刊瞭望】糖尿病患者的心病不容小觑
- 【期刊瞭望】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代谢风险评估调查结果
- 【期刊瞭望】午后来一杯?急性咖啡因摄入降低健康人群胰岛素敏感性
- 【期刊瞭望】开滦研究:中国 IGF 与糖尿病的前瞻性研究
- 【Diabetologia】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与死亡率有何关系?——让41万患者告诉您
- 【专家点津】中国证据:预混胰岛素转为基础胰岛素+OADs治疗效果评价
- 【期刊瞭望】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门诊手术,基础胰岛素剂量如何调?
- 【期刊瞭望】从个案报道看胰岛素过敏患者的降糖治疗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