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5
海峡两岸专家思维碰撞,感控经验干货总结
来自丁香园 2018-10-17

由于抗生素的耐药现象突出,我国逐渐展开对抗生素药品的规范管理。随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实施,我国对抗生素使用的监控取得了显著进步。

为促进亚太地区感染方面的学术交流及海峡两岸感染控制的交流,由全球华人临床微生物暨感染学会/财团法人郭寿雄教授学术基金会主办的「2018 年亚太感染论坛暨海峡两岸感控交流会议」于 2018 年 4 月 11-15 日召开,并且对台北的长庚医院、万芳医院和位于台中的彰化基督教医院、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交流访问,旨在学习台湾在医院感控管理、抗生素药品管理规范等方面的经验。

 

遏制耐药,从医院感控管理和规范使用抗生素做起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石秦东教授指出,院内感染危害严重,控制医院感染是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的有效措施。刘尊荣教授分享了彰化基督教医院抗生素管理的经验。面对未发生的感染,应采取适当的感控措施。医院层面上,第一应定期审查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并在医院的医生工作站上设立抗生素的分级开立制度,不同级别的抗生素要由不同级别的医师开立[1],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规范抗生素的使用。第二应启动预先隔离与主动筛选计划,防止多重耐药细菌广泛传播,也成为减少抗生素耐药的有效手段。而面对已发生的感染,合理的抗生素使用是有效治疗并减少耐药发生的关键。

台北市立万芳医院的李文生教授指出,2017 年前三季度万芳医院监护病房检出率排在第一位的阳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几乎所有的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都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李教授指出,在治疗 MRSA 引起的感染上,一线用药仍然推荐以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为代表的糖肽类药物。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转移的感染灶的治疗时间至少为 4-6 周;而对于非心内膜炎、无假体植入、无转移感染灶等的患者,治疗时间为 14 天。

 

内地替考拉宁用药现状令人担忧,治疗剂量亟待优化

来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一院的雷伟教授从肺部感染的病例出发,详尽阐述了替考拉宁联合其他抗生素的抗感染治疗应用。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陈祖君教授指出,不同于万古霉素是出于安全因素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替考拉宁 TDM 并非必须,是为了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既往替考拉宁 TDM 研究显示,替考拉宁负荷剂量越高越有利于 Cmin 达标。

但中国临床替考拉宁的用药现状却令人忧心忡忡,不合理的应用比例占到了 27.1%,在重症伴肾功能不全患者中,高达 50% 的患者无法达到 Cmin 靶值,并最终导致治疗失败[2] [3]。因此,在内地,替考拉宁的临床用量尚需优化,内地专家通过学习台湾合理剂量替考拉宁的使用经验,可更好地「照亮」内地替考拉宁的剂量优化之路。

 

精选问答,快速呈现替考拉宁高剂量用药经验

2017 年 9 月 29 日,中国替考拉宁说明书更新,优化起始负荷剂量为 400-800mg q12h×3-5 次(表 1)。理论指导实践,让我们通过下面的快速问答来看看两岸专家是如何解读替考拉宁的具体使用。

表1 中国替考拉宁说明书新旧版对比

 

Q替考拉宁的负荷剂量给予几次比较好?3 次还是 5 次?

陈祖君教授:从常规的替考拉宁 TDM 监测数据来看,负荷 800mg q12*3+ 维持 800mg qd 的血药浓度约能达到 15mg/L,所以 3 次是可以的。但是 ICU 患者情况差别很大,所以也无法用统一的剂量来算。

 

Q、如何看待重症患者替考拉宁 400mg 剂量,有大概一半患者血药浓度达不到 10mg/L?

石秦东教授:对重症患者来讲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非常多,有白蛋白、毛细血管渗漏等,在重症患者要达到目标浓度需要更高的剂量,最好的办法是要进行实时 TDM,如果 400mg 维持达不到目标谷浓度,还是要提高用药剂量。

 

 

小结

此次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既增进了两岸彼此的友谊,也帮助两岸专家相互借鉴宝贵的经验,拓展了医院感染控制和抗生素规范应用等方面的学术思维;同时,对促进我国内地的医院感染控制、抗生素规范应用和替考拉宁足剂量使用(负荷剂量 400-800mg q12h×3-5 次 + 维持剂量 400-800mg qd)起到了很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提高替考拉宁负荷剂量,更有利于快速取得有效血药浓度,保障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刘尊荣,《彰化基督教医院抗生素管理计划》. 2018 年 4 月

2. 谢永忠,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23(15):3745-6,9.

3. 胡萨萨,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1;31(9):753-5.

4. 中国版注射用替考拉宁说明书. 2017 年 9 月 29 日

5. 中国版注射用替考拉宁说明书. 2009 年 7 月 7日

 

SACN.TEI.18.10.11605

专家介绍
Review area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