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荐
「滤过分数不超过 25~30%」?竟是 40 年的骗局

相信在座各位小伙伴,包括小编,在初学 CRRT 时应该都接受过这样的教诲:

CRRT 处方时应控制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 FF)不超过 25~30%,过高的 FF 会导致滤器凝血风险增加……

我们都知道,FF 是超滤率和滤器血浆流量的比值,即血浆水分经滤器滤出的比例,临床常用 FF 评估浓缩比例(CR)、量化滤器内血液浓缩的状态。

 

不过较(gang)真(jing)的小编心中始终有一串问号:根据 FF 的计算公式,无论前置换抑或后置换,FF 随着置换量增加而升高。相同剂量下前置换 FF 更低,但由于是先稀释、后滤出,在不设净超滤的条件下,实际并不存在血液浓缩,文献报道似乎也没有证据表明前置换流量增加将升高滤器凝血风险。

 

↑ FF 与置换液流量的对应关系 ↑

(预设 QB=150ml/min,患者 Hct=0.3,QUFNET=0)

 

那么 FF 不高于 25~30% 的依据由何而来?尽管这样的阐述见诸于很多国内外期刊和指南、共识,却似乎没有十分确切可靠的、原始的引用依据。

几位同样较真的研究者在系统检索文献资料后发现,这一说法可能源自 1980 年代初一些有关连续性动脉-静脉血液滤过(CAVH)的研究。CAVH 依靠自身动脉压驱动,控制超滤和提高对流清除比较困难,这些研究发现 CAVH 时的 FF 一般介于 20~30%,但仅仅是观察到这一现象而未研究 FF 与滤器凝血风险的关联。

看到这里,「FF 不高于 25~30%」似乎是一句缺乏依据的以讹传讹。事实上,单从 FF 的计算公式即可发现,除了 CRRT 治疗参数外,患者的 Hct 同样可以影响 FF 的大小。因而对于不同的患者,采用相同的 FF 阈值显然也是不合理的。

 

↑ FF 与患者 Hct 的对应关系 ↑

(预设 QB = 150 ml/min,QR = 1500 ml/h,QUFNET = 0)

 

既然是依据血液浓缩的程度来预测滤器凝血风险,那与其使用 FF 或 CR,为什么不直接使用滤器末端或滤器后红细胞比容(Hctpost)呢?理想情况下,血液经过滤器后无血细胞成分损失,那根据物质守恒即公式(4),可以轻松得出 Hctpost 的算式:

 

 

Hct 升高将使体内血栓性事件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而在 CRRT 中,一般认为滤器内 Hct 升高至 0.4 以上将明显升高滤器凝血风险。根据上述公式,在设定治疗处方时应注意患者本身 Hct 水平,并匹配血流速、置换量避免 Hctpost 过高而升高滤器凝血风险。

 

↑ 滤器后 Hct 随置换液流量的变化 ↑

(预设 QB = 150 ml/min,患者 Hct = 0.3,QUFNET = 0)

 

另外由公式(5)也可以看到,Hctpost 与 QRPre 无关,这也是前置换模式滤器寿命长于后置换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在采用前+后置换模式时,增加前置换流速能够更安全的提高治疗剂量。

诚然,滤器凝血风险与很多因素相关,包括抗凝方式、血管通路、患者本身凝血状态等,单纯用 Hct 预测滤器凝血风险亦并非完美,依然需要长期临床实践的充分检验。

 

参考文献:

1.     陈香美主编,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2020

2.     华西医学, 2018, 33(7): 782-96.

3.     Blood Purif, 2016, 42: 266–278.

4.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20: CJN.02410220.

5.     Blood. 2017, 19, 130(16): 1795–9.

 

 

发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