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
NO.
226

B阻剂在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中运用

分享到:
0票 投票

因“反复活动后肩痛1年余,突发胸痛1小时”2012-04-13夜间急诊入院

性别
年龄
54
现病史
患者于1年余前期,在活动时出现肩部疼痛,多于快步行走时出现,无伴胸闷胸痛,伴有咽部不适,持续5-10分钟左右,停下休息后可自行缓解,偶伴有出汗,一直未予以重视,未曾诊治。患者于今日夜间21时30分许,无明显诱因突发胸痛,为心前区压榨样痛,症状持续不缓解,故来我院急诊,行心电图示胸前导联ST段抬高,考虑为急性心肌梗死,并予以硝酸甘油持续静脉泵入后,急诊收入。自起病以来,患者精神、胃纳一般,大小便正常,活动稍受限。
个人史
高血压3年,高脂血症,糖尿病。有吸烟史,20支/天、偶有饮酒
体格检查
T36.2℃,P102次/分,BP165/93mmHg,R20次/分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02次/分,律不齐,可闻及早搏,约1-2次/分各心脏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辅助检查
肌钙蛋白TnT、TnI均升高10倍以上,超声提示:左室前壁心尖段室壁变薄,运动减弱,LVEF50%;血脂:TC5.4mmol/L TG2.44mmol/L LDL-C3.3mmol/L;血糖监测见:空腹血糖在9-12mmol/L 餐后血糖12-21mmol/L;
诊断
1、冠心病: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泵功能Ⅰ级(Killip's) 2、高血压病 3级(极高危组) 3、2型糖尿病 4、高脂血症
治疗及随访
入院后药物治疗:氯吡格雷300mg st 阿司匹林 300mg st行急诊冠脉介入术,术中见:前降支近端狭窄50%,中远段弥漫性病变,对角支发出后狭窄70%,远段狭窄90%;中间支中段次全闭塞,远段管状狭窄80%;回旋支近端弥漫性狭窄80%-95%;右冠脉多处斑块形成,后侧至远端狭窄90%,于回旋支置入Firebird2.75×23mm支架,中间支置入Firebird2.5×33mm支架。术后予以 氯吡格雷75mg Qd 阿司匹林100mg Qd 磺达肝癸钠2.5mg iv Qd 阿托伐他汀40mg Qn 美托洛尔47.5mg Qd 厄贝沙坦150mg Qd 氨氯地平5mg Qd 出院带药:氯吡格雷75mg Qd 阿司匹林100mg Qd 阿托伐他汀40mg Qn 美托洛尔47.5mg Qd 厄贝沙坦150mg Qd 氨氯地平5mg Qd 患者术后每月定期随诊复查,未再出现胸闷胸痛不适。
分析及总结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尤其在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的前48小时内,由于心肌复极离散度增加,容易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使用β受体阻滞剂,能够抑制心肌异常自律性,延长心肌不应期,促进心脏复极,并明显提高心室致颤阈值,从而降低患者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猝死的风险。在β受体阻滞剂的长期应用中,β受体阻滞剂通过减慢心率,降低体循环血压和减弱心肌收缩力来减少心肌耗氧量,对改善缺血区的氧供需失衡,缩小梗死面积,在降低急性期病死率有肯定的疗效。
0票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