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 南京军区总院、国家肾脏病中心利用登记的231位免疫球蛋白轻链型淀粉样变性患者的数据,分析该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病理特征,生存率和肾脏预后。【出处: Clin Kidney J.
7月20日 德国研究者利用23钠磁共振影像(钠-MRI)技术,将24位血透患者与27位健康人对照,评估组织钠含量并计算血透患者的钠清除,研究组织钠含量与年龄、VEGF-C之间的相关性。【出处:Kidney Int. 2015 Feb;87(2):434-41.】
7月17日 北美多家血透中心的研究者联手进行的观察性、回顾性队列研究:入选63位夜间居家血透患者和121位传统中心血透患者进行配对,分析导管相关性败血症和死亡率,结果显示20个月的随访期内,两组使用导管的患者在败血症和死亡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出处:Hemodial Int.
7月16日 捷克单中心研究:入选126位血透患者比较两种透析液(含3mmol/l醋酸的传统透析液vs?含0.8mmol/l柠檬酸的透析液)对透析过程中患者血钙、血镁、甲状旁腺激素浓度变化的影响。
7月15日 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力活动相关研究的综述:包括各类评估工具、增加体力活动与预后关系、透析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体力活动、功能比较及障碍因素。
7月14日 日本琉球大学医院研究者对日本血透人群的高血压流行病学和治疗方面的综述。【出处:Nephrology(Carlton). 2015 Feb;20(2):49-54. 】
7月13日 澳大利亚凯恩斯医院的护士教育工作者关于肾科护士模拟教学的综述,讨论混合模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挑战,提议采用“标准化病人”进行模拟教学的方式可以作为现有模拟教学程序的补充模式。
7月10日 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者利用美国肾病数据库系统(USRDS)进行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对2005-2008年60,270位至少一次因感染住院的中心血透患者进行出院30天的随访期回顾,分析30天内再住院或死亡的原因及相关因素。
7月9日 来自美国的报道,对年龄在45-65岁、基线GFR至少在60ml/min/1.73m2 的患者进行长期的随访后发现,相对于血镁水平最高(0.90–1.15 mmol/L)的四分之一患者人群,低血镁(0.7mmol/L 及以下)与新发的CKD和ESRD显著相关,新发CKD校正后的风险比为1.58,ESRD校正后的风险比为2.39。【出处:Adrienne Tin, et al. Kidney International (2015) 87, 820–82.】
7月8日 来自加拿大的报道,在对6,972例单独使用替米沙坦或联合雷米普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患者教育与罹患CKD风险显著相关,但压力与经济负担与此并不相关。适度饮酒和经常锻炼有显著降低罹患CKD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