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荐
Current Awareness-Apr-2016

重点推荐:

Current Awareness本期重点推荐4篇文章。第一篇来自ISPD护理联络委员会的指南希望通过PD护士教授患者和/或照顾者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确保其在家中能安全有效的进行PD;第二篇是来自德国的一项调研(N=482),发现PD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更高,社会心理学特征在透析患者的满意度中起着重要作用。第三篇来自日本的研究(N=20),回顾性分析了APD与CAPD两种不同治疗方式患者的血糖情况,发现APD患者的血糖波动更小;第四篇研究介绍了加拿大学者的观点,认为应从“以患者为中心”的角度出发,呼吁临床医生更多的关注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相关的研究,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

 

推荐一:ISPD关于PD患者及照顾者的教育指南

ISPD guideline/recommendations:A syllabus for teaching pertioneal dialysis to patients and caregivers

 

背景:

1)2006年ISPD护理联络委员会出版了关于PD患者培训的指南/推荐,基于成人学习原则,对培训课程进行了大致的描述用于帮助PD护士进行相关教育;

 

2)委员会认为虽然该指南目前仍有效并且与当前的教学实践相一致,但需要一个更全面的教学大纲,来更加清晰的指导PD护士,并协助和指导对治疗一无所知的患者和/或照顾者,使其通过学习理论及技能可以独立安全的进行PD。

 

内容:

世界各地PD调研

为了检验PD培训现状而进行抽样调研,回顾了10个国家的14个课程,发现这些课程很少提及每个教学内容的目的、内容和时间也不尽相同,无一课程提及如何教学或对成人学习进行评价。课程材料间存在多样化,显然需要一个明确的教学大纲,作为护士教学的模版,协助PD护士培训,大纲可直接运用或根据当地需求进行调整。

 

ISPD教学大纲

1)课程说明:本课程提供了居家PD课程的教学大纲,基于成人教育六大原则以及患者需求,指导PD护士列出了每日的教学主题,目标是帮助患者在PD护理中自己成为专家。课程结束时,护士将教会患者和/或照顾者理解理论并掌握居家PD的技能。培训可以在任何适合的地方进行,可以根据学习者喜好的学习方式适当结合视听材料促进学习;

 

2)评估患者学习风格:护士可利用几种工具评估学习者偏好的学习风格,一旦明确,PD护士应该按照每个人的学习风格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3)学习计划及评估:尽量做到一对一教学,理想情况是由同一个护士进行完整培训。在教学中护士应关注学习者,尊重其学习风格,对培训做出及时反馈和评价,护士还可以通过提问检验学习者的进度并与其分享学习成果。护士应该认识到CRF患者不同于健康成人学习者,建议运用George等提出的“临床技能教学简单5步法”进行教学,反复实践直至最少三次操作无误。培训结束将测试患者的换液技能,并且就受干扰情况下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建议在患者教育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冗长的讲座,结合实践和适当休息,培训者要富有幽默感和同情心;

 

4)学习者预期:希望患者/照顾者参加每一节培训课程,研究显示培训出勤率低与患者依从性差有关;

 

5)计划表:建议培训课程尽可能连续进行。推荐PD护士记录每日培训时间、总培训时间及天数。培训可以在置管前或后进行,一项大型队列研究发现,在置管后10天内进行的培训,腹膜炎发生率最高;而在置管前10天或置管10天以后进行培训更加有效。对学习能力受损或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需进行更多更频繁的培训。另外两个重点是家访和再培训,虽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但在培训结束时需做考虑;

 

6)安全性和沟通:患者安全问题是居家透析治疗的特殊挑战,Peters强调了遇到问题时患者及时与透析中心联系的重要性,并强调除了传统电话求助外,还有新的如邮件、短信等通讯方式可用。为进一步确保患者安全,再培训是必须的,然而对于再培训的最佳时间、最佳频率及哪些情况下需要再培训尚缺乏证据。之前的指南关于此方面的建议应保留(腹膜炎、导管感染、住院时间延长或其他中断PD的情况后进行再次培训)。

 

未来发展方向

本教学大纲为PD护士指导患者和/或照顾者学习提供了一个工具,确保其能够独立安全的进行居家PD。但仍需进一步研究来评估运用教学大纲培训的效果,包括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感染率及患者在PD上的治疗时间。

 

推荐理由:

在腹透护士紧缺、患者人群众多的中国,我们如何有效利用资源进行患者教育已经是一个日趋严峻的问题,为了改善培训效果和患者预后,我们建议对此指南进行研究并出台符合中国国情的培训指南。

 

【文献出处:Figueiredo, et al. Perit Dial Int.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5, 2016

 

推荐二:患者对哪种替代治疗方式的满意度更高呢?

The Choice of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ORETH) project

 

背景和目的:

1)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肾脏替代治疗(RRT)方式,血透患者多是被动接受治疗,而腹透需要患者主动参与。不同的个体选择RRT方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患者喜好、医疗条件和社会环境等。医生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治疗方式的偏见也会影响到患者的选择;

 

2)到底患者对哪种治疗方式的满意度更高呢?患者满意度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方法:

1)调研了德国55家透析中心、透析龄在6-24个月的780例透析患者的资料(HD患者529人,PD患者251人);

 

2)使用倾向得分匹配了482例患者(PD与HD患者各241人),调研内容涉及社会心理、生理、社会人口学特征、共同决策(SDM)和认知功能测试等10个方面的问题。使用多元回归分析调研患者特征对治疗满意度的多重影响。

 

结果:

1)与HD相比, PD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更高(P <0.001),自我追求程度更高(P = 0.04),有着更好的认知功能(P = 0.001),共同决策的满意度更高(P <0.001),并有较大的住宿空间(P<0.001);

 

2)当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并接收充分的共同决策时,所有患者的满意度都较高;

 

3)特别在HD患者中,患者的自主个性越弱、认知功能越低、社会支持度越高、身体机能越差、社会人口状况越差,其治疗满意度反而越高(R2 = 0.26)。

 

结论:

社会心理学特征在透析患者的满意度中起着重要作用。多变量分析显示这些因素甚至比生理或者环境因素更重要。临床实践中,及早聚焦共同决策及筛选患者特征能帮助改善治疗满意度。

 

推荐理由:

透析患者对RRT的满意度受社会心理因素及决策共享的影响更多。临床医生应更加关注 RRT早期的这些相关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对改善治疗的满意度至关重要。

 

【文献出处:Robinski, et al.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 2016

 

推荐三:PD模式(APD Vs. CAPD)对血糖波动有无影响?

A comparison study of glucose fluctuation during 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 and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背景和目的:

近年来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临床上的应用使连续监测患者血糖成为可能。有报道使用仪器监测的最大血糖波动与患者的预后直接相关。本研究利用CGMS监测腹透患者的血糖,比较APD与CAPD患者的血糖波动是否有区别?

 

方法:

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1.04-2014.03间在日本两家医院中使用了CGMS监测血糖的20例糖尿病腹透患者(16例男性,4例女性,平均年龄55±10岁);
CGMS监测患者72小时内每5分钟的血糖水平,72小时内最高血糖与最低血糖水平之差(ΔBG)以及血糖平均水平的标准差(SD)被作为血糖的波动指标。

 

结果:

两组之间CGMS测量的平均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且患者的平均血糖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无明显相关性(r = 0.29, p = 0.18);
APD组的ΔBG(181 ± 64 mg/dL vs. 238 ± 67 mg/dL, p = 0.02)以及血糖的SD值(36.3 ± 14.5 mg/dL vs. 49.2 ± 14.1 mg/dL, p = 0.03)明显低于CAPD组。

 

结论:

研究表明与CAPD比较,APD有可能改善糖尿病透析患者的血糖波动,CGMS有利于PD患者的血糖监测。

 

推荐理由:

虽是小样本的回顾性研究且未对腹透处方进行描述,但至少在APD/CAPD间较为客观的比较了血糖的波动情况,部分回答了临床医生对APD血糖控制问题的疑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比较PD患者血糖控制平稳对预后带来的影响。

 

【文献出处:Okada, et al. Adv Perit Dial. 2015;31:34-7

 

推荐四:我们该关注生存率呢还是生活质量?

Survival by dialysis modality – Who cares?

 

背景:

随着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实践和改善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我们认为肾病领域不应该继续资助、开展或发表透析方式对患者生存率影响的研究。由于这些研究的研究方法很局限,对于临床实践毫无帮助,而且造成较多的资源浪费,这类型的研究已经变得多余;
二十多年来,这些文章通过比较腹膜透析患者和每周三次常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也只是在特定亚组间找到差异。

 

内容:

临床实践中对于需要透析的患者,应该朝着优化生活质量以达到以患者为中心的目标,个性化地选择治疗方式。预计生存期往往与透析模式的选择是不相干的。即使对于年轻的、更适合居家血液透析人群来说,生活质量才是最为关键的,而不仅仅是预计的生存期;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ESRD患者长期受困于各种较重的病症,以及一些临床问题和需要还未得到解决及满足,他们的生活质量较差。因此,患者更关心的是他们的生活会变成怎样,而不是他们能够活多久;
研究的目的应与患者需求保持一致,这才是临床医生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应对未来终末期肾脏病治疗及患者的挑战。

 

推荐理由:

长久以来,透析方式对于患者生存率的影响一直都是透析领域炙手可热的讨论主题,但这是否也是透析患者关注的呢?本文从“以患者为中心”的角度出发,呼吁临床医生更多的关注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相关的研究,更好的解决患者的需求。

 

【文献出处:Lee, et al. Clin J Am Soc Nephrol.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11, 2016

发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