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荐
Current Awareness Nutrition-Jun.-2020

推荐一:重症监护病房的危重患者中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关的风险因素

Risk factors for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line-related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critically ill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

 

本研究发现静脉直径的导管大小可能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风险因素,并且女性发生率显著更高。女性与 PICC 相关的血栓形成发生率增加的可能解释为女性的静脉直径更小,这导致血流量显着降低,因此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较高。

 

摘要

简介: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中心静脉通路经常用于在医院或门诊接受静脉内用药的患者。尽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有许多益处,例如操作便利、与手术相关的风险较低和患者满意度更高,但会导致一些并发症。尽管有部分研究评估了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并发症,但在危重内外科患者中,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关的因素却很少研究。这项病例对照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在社区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危重医疗手术患者中,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关的风险因素。

 

方法:我们从 21 例有症状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以及 42 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但无深静脉血栓的对照组中获得了相关临床资料。

 

结果:在评估的因素中,性别为女性、使用三腔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外径较大和打开(相对于瓣膜)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与静脉血栓形成有关。在这项回顾性研究中,我们没有发现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深静脉血栓形成与既往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使用阿替普酶、接受抗血小板治疗、预防性或治疗性抗凝、国际标准化比率、血小板计数和使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获得全肠外营养相关。

 

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相对于静脉直径的导管大小可能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风险因素。本研究结果应在一项旨在确定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的大型研究中得到证实。同时,在危重患者中应谨慎使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来源:SAGE Open Med】

CH/MG235/20-0012

 

推荐二:危重患者营养和代谢质量指标的评估:药剂师的作用

Evaluation of quality indicators for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role of the pharmacist

 

本研究介绍了药剂师在西班 ICU 多学科团队中对于重症患者的营养监测和营养过程质量指标进行管理所发挥的作用,共 13 项质量指标,对相关指标依从性进行量化评估,为后续营养监测和质量管理改善工作提供依据。

 

摘要

目的:在西班牙重症监护病房(ICU)中评估危重患者对与营养和代谢有关的西班牙重症监护医学与冠心病小组学会(Sociedad Españolade Medicina Intensiva y Uniidades Coronarias,SEMICyUC)13 项质量指标中 8 项的依从性。

 

患者和方法:该研究包括所有 18 岁以上且在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5 月期间入住 ICU 超过 48 小时的患者。药剂师参与 20 张 ICU 床位的多学科团队日常活动,以监控 SEMICyUC 质量指标。研究指标是指:营养风险评估和营养状况(三个指标)、血糖控制、2 卡路里-蛋白质需求量计算、1 以及早期肠内营养或足量肠外营养。2. 对每个指标的依从性测定为患者百分比。

 

结果:共纳入 110 例患者,其中 73 例(66.4%)为男性。依从性结果为:血糖范围(90.7%),重度低血糖(0%),确定有营养风险的患者(58.2%)或可能出现再喂养综合症的患者(8.9%),入院时营养状况评估(58.2%),卡路里-蛋白质需求量计算(77.8%),早期肠内营养(96.4%)和足量肠外营养(37.8%)。

 

结论:对与血糖控制和人工营养(肠内和肠外营养)相关的指标的依从性高于参考标准,但需要提高对入住 ICU 时营养风险和状况相关指标的依从性。医院药剂师加入 ICU 多学科团队有助于对重症患者的营养监测和营养过程质量指标进行管理,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营养治疗。

 

【来源:Eur J Hosp Pharm. 2020 Jun 23;ejhpharm-2019-002195.】

CH/MG235/20-0012

 

发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