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荐
Current Awareness-Nov-2014

重点推荐:

Current Awareness本期重点推荐4篇文章。第一篇是来自巴西的研究(n=2,243),分析PD患者培训特点与预后关系,强调合适的培训时间和适当的培训时机与PD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第二篇是来自Simon J. Davies的一篇关于腹膜溶质转运与炎症关系的综述;第三篇仍然是来自巴西的队列研究(n=9,905),展示了发展中国家PD患者的生存率和技术生存状况,并分析其影响预后的可能因素;第四篇研究分享了中南大学湘雅二院PD中心在患者生存率和技术生存率方面取得的成就。

 

推荐一:何时对PD患者进行培训效果最佳呢?

Impact of patient training patterns on peritonitis rates in a large national cohort study

 

背景:

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能确保腹膜透析(PD)预后最优的理想培训方法。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在巴西的大型队列研究中评估不同培训特点对腹膜炎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BRAZPD研究纳入了从2008年1月到2011年1月间资料完整的所有PD新患者; 腹膜炎的诊断按照ISPD指南来确定。腹膜炎的发病率(次/病人月)和第一次腹膜炎的发生时间被定义为研究终点。

 

结果:

1)2,243例成年PD患者被纳入研究,平均年龄59± 16岁,女性占51.8%。64.7%的患者受教育时间少于4年。PD患者随访时间的中位数为11.2月(3-36.5月之间)。总体的腹膜炎发生率为0.29次/年(1次/41病人月)。每日平均的培训时间为1.8± 2.4小时;

2)与培训时间在1-2小时/日以及大于2小时/日的患者相比,培训时间小于1小时/日的患者腹膜炎的发生率更高(P值分别为0.03, 0.02)。累积培训时间大于15小时的患者,腹膜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小于15小时的患者(0.26次/年Vs. 0.32次/年, P = 0.01);

3)与PD导管植入前的培训(0.28次/年)或植入后超过10天(0.23次/年)才进行的培训相比,PD导管植入最初10天的培训与较高的腹膜炎发生率相关(0.32次/年)。经验越丰富的中心,第一次腹膜炎的发生风险越低(P=0.003)。

 

结论:

培训时间短(特别是小于15小时)、中心规模较小和PD导管植入与培训的时间关系均与腹膜炎发生率较高有关。

 

推荐理由:

第一次在大规模PD患者中进行的,分析培训特点与预后关系的研究。强调合适的培训时间和适当的培训时机与PD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文献出处:Figueiredo, et al.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8, 2014

 

 

推荐二:综述,PD患者的腹膜溶质转运与炎症。

Peritoneal Solute Transport and Inflammation

 

背景:

1)腹膜对小分子溶质的转运率(PSTR)是腹膜功能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这一指标可以利用腹膜平衡试验(PET)计算4小时的透析液/血浆肌酐比即D/Pcr来评估,计算结果用于调整临床腹透处方;

2)人们通常认为高转运患者的腹膜处于炎症状态,加速了腹膜通透性,因而高转运被认为是特殊的人群。本文基于GLOBAL研究的结果,就此提出不同的观点。

 

内容: 

1)什么因素会影响PSTR?小分子物质清除的主要原理是弥散,弥散的速度因腹膜表面积的增加和溶质转运需要经过路径的缩短而增加。因此毛细血管的数量及灌注程度、血流快慢都会影响PSTR。当腹膜炎发生时,炎症产生的扩血管物质引起腹膜毛细血管灌注增加会直接导致PSTR升高。反复的炎症导致血管结构的改变,对多个临床试验的回顾分析发现,炎症局部产生的细胞因子如IL-6、TNF-α、IFN-γ与PSTR变化的关系非常密切。同时,由于腹膜溶质转运不单需要通过细胞膜的孔径还需要经过组织间质,因而转运速度要比肾小球的滤过慢;

 

2)溶质转运PSTR如何影响治疗有效性?高转运患者具有较差的预后,一直被认为是系统性炎症的结果。PSTR较高确实影响超滤,但最近数据提示APD+艾考糊精透析液可以改善高转运患者预后,因此说明高转运并不与系统性炎症相关;

 

3)PSTR升高的患者有无内在差异性?传统认为PSTR升高的患者分为相对“健康”人群和相对“不健康”人群。前者主要表现为解剖原因造成的腹膜有效滤过面积的增加;后者表现为具有较差预后的炎症状态伴随腹腔蛋白的漏出增加。SimonJ.Davies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原因之一在于蛋白漏出是通过腹膜上的“大孔”,而影响PSTR的则是“小孔”,并且没有证据表明二者的分布互相关联;另一不支持的原因则表现在GLOBAL研究未表明高PSTR与炎症患者生存率数据有相关性;

 

4)腹膜炎症的重要性在哪里?作者首先列举了多个影响腹膜PSTR的因素,包括透析时间、糖暴露、腹膜炎,并着重分享了低水平葡萄糖降解产物(GDP)含量的腹透液对腹膜炎症似是而非的作用。临床上,许多患者早期表现为局部和全身的炎症,其中部分人因为PSTR短期增高和超滤衰竭,导致腹膜纤维化的发生,并且存在进展至包裹性腹膜硬化症(EPS)的风险。因而有理由假设,持续性腹膜炎症状态可能说明腹膜处于一个纤维化的环境中,可以影响PSTR,最终影响患者的预后。

 

推荐理由:

基于新的临床证据,文章阐述了腹腔局部炎症与PSTR升高之间的关系,反驳了当前认为腹腔炎症是患者系统炎症的诱因并导致预后差的论点。进一步阐述炎症对腹膜功能的影响,以及腹膜纤维化甚至EPS产生的可能机制。

 

【文献出处:Davies, et al. Am J Kidney Dis.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9, 2014

 

 

推荐三:腹透在发展中国家中的临床预后如何?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BRAZPD II cohort and description of trends in peritoneal dialysis outcome across time periods

 

背景和目的:

本研究是来自拉丁美洲的首篇大规模研究报道,旨在探讨患者特征、临床实践、治疗模式与预后之间的关系。

 

方法:

1)本队列研究纳入了来自巴西122家中心所有进入PD治疗的成年患者资料。随访从2004年12月至2011年1月间开始PD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社会经济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按照PD开始治疗的时间,将患者分为3组(2005/06、 2007/08 和 2009/10组);

2)使用Fine and Gray竞争风险模型来分析患者的生存率和技术生存。

 

结果:

1)研究共纳入9,905例成年PD患者,包括7,007例新患者以及90天后仍然在透的5,707例患者;PD患者掉队的主要原因为死亡(54%)。腹膜炎(63%)是技术失败的主要原因。PD患者1、2、3、4和5年的技术生存率分别为91%、84%、77%、68%和58%。导致技术失败的3个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中心经验不足、患者年龄较小及起始使用APD治疗。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心血管疾病(36%)。1、2、3、4和5年的患者生存率分别为85%、74%、64%、54%和48%;

2)PD患者的生存率在整个研究期间是逐步提高的。与2005/2006相比,2007/2008年开始透析的患者相对风险降低到0.83(95% CI 0.72 – 0.95),2009/2010年开始PD的患者相对风险降至0.69 (95% CI 0.57 – 0.83)。P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糖尿病、大于65岁的老年患者、PD开始前曾行HD治疗者、PD起始治疗模式的差异、白种人、躯体质量指数过低者、受教育水平较低者、中心经验不足、透前教育的时间不足以及开始透析的时机等。

 

结论:

经过混杂因素的修正及竞争风险分析后发现,巴西PD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在逐年提高。然而PD患者的技术生存率未见明显改善。

 

推荐理由:

来自发展中国家关于PD患者生存率的全国性、大样本研究,也是发现腹透人群预后随着时间逐步改善的首篇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报道。

 

【文献出处:de Moraes, et al. Perit Dial Int.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 2014

 

 

推荐四:影响中国CAPD患者死亡率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Risk factors for mortality in Chinese patients on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背景和目的:

1)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腹膜透析(PD)由于其固有的优势已被广泛用于ESRD患者的治疗中。近年来,临床医生开始关注与PD患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面的研究,但是大样本、随访时间长的研究相对较少;

2)通过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院PD中心近10年的数据,评估影响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临床预后和死亡相关风险的因素。

 

方法: 

1)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11年6月间PD患者的数据。患者特征包括性别、PD起始治疗时的年龄、是否吸烟、躯体质量指数(BMI)、ESRD病因、是否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生化指标包括血红蛋白、尿量、残余肾功能(RRF)、血清白蛋白、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合并症和临床预后;

2)通过Kaplan-Meier法描述患者和技术生存曲线,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确定影响PD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

 

结果:

1)总共纳入421例患者,其中男性269人(63.9%)。PD起始时的平均年龄是57.9±14.8岁,慢性肾小球肾炎是ESRD最常见原因(39.4%);

2)1、3、5、10年的患者存活率分别为92.5%、80.2%、74.4%和55.7%;1、3、5、10年的技术生存率分别为86.7%、68.8%、55.7%和37.4%;

3)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得出:年龄(HR:1.641,P=0.038)、心血管疾病(HR:1.731,P=0.023)、高甘油三酯血症(HR:1.782,P=0.017)与患者生存率相关;年龄(HR:1.672
,P=0.004)和高甘油三酯血症(HR:1.511,P=0.026)也同时是技术失败的预测因素。

 

结论:与国内外数据相比,中南大学湘雅二院PD中心在患者生存率和技术生存率方面取得了相当,甚至更佳的临床效果。

 

【文献出处:Zhang, et al. Perit Dial Int.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 2014

发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