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荐
Current Awareness HD-Nov-2014

重点推荐:

CurrentAwareness--HD专刊本期重点推荐4篇文章:第一篇是来自英国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磁共振技术证实了血透过程对脑组织的损伤和采用低温透析液的保护效应。第二篇是来自芬兰的研究者根据数学模型推导的假设,是否能让nPCR更高的HD患者受益于更高的透析剂量?第三篇是来自美国学者的综述,从尿毒症毒素的角度探讨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的研究方向。第四篇是一个国际多中心的药物临床试验,介绍了新型磷螯合剂(含铁的磷螯合剂,PA21)III期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

 

推荐一: 低温透析液对脑组织保护效应的临床证据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Dialysate Cooling and Effects on Brain White Matter

 

背景和目的:

1)血液透析与循环系统压力显著相关,而循环系统压力会导致多器官反复、累积性缺血损伤,比如脑组织的缺血损伤。

2)本文研究者通过纵向研究血透对脑白质微结构的作用效应来描述血透导致的脑损伤,并进一步检验是否能通过降低透析液温度来保护脑组织,避免血透相关的脑损伤。

 

方法:

1)入选73位刚开始血透6个月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37℃的透析液,另一组采用的透析液温度低于体核温度0.5℃,随访1年。

2)采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研究脑白质微结构的基线状况和随访期状况(38个病人可作配对分析)。

3)应用极值点分析模型量化分析血透期间血液动力学压力。

 

结果:

1)血透病人呈现缺血性脑损伤模式,表现为“分数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增强,“径向扩散系数”(radial diffusivity)减弱。

2)脑白质变化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相关(更高的平均动脉压极值点频率与更高的分数各向异性[peak r=0.443,P<0.03]和更低的径向扩散系数相关[peak r=-0.439,P<0.02]),而低温透析液能改善血液动力学的稳定性。

3)采用低于体核温度0.5℃的透析液能保护脑白质在1年期内不发生微结构的改变。

 

结论:

本研究数据提示血透能导致显著的脑损伤,采用低温透析液通过改善血流动力的耐受性,从而消除对脑组织损伤的效应。

 

推荐理由:

血透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在临床上很常见,本研究从影像学证实了对脑组织结构的损伤。而调低透析液温度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这种效应,简单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文献出处:Mohamed T. Eldehni, et al. J Am Soc Nephrol 26, 2014

 

 

推荐二:根据蛋白代谢率调整血透剂量的假设?

Adjusting Hemodialysis Dose for Protein Catabolic Rate

 

背景及目的:

透析病人尽管能达到相等的eKt/V值,其尿素浓度的变异范围可能是非常大的。

 

方法:

根据33个透析病人的205次血透数据,利用在线监测工具获得的透析器清除率代入双室尿素动力学模型,从而确定尿素生成率、容量分布、肾脏清除率。利用这些数据,计算更优化的处方。

 

结果:

根据模拟的透析过程,当标准化蛋白分解率(nPCR)超过1.3g/kg/d,HEMO研究中标准剂量相当的清除率不足以维持尿素的时间-平均浓度(TAC)和平均透前浓度(PAC)低于所定义的上限范围(20和30mmol/l)。因此,在优化透析处方,要降低尿素高浓度水平时,应考虑蛋白代谢率的因素。

 

结论:

产生一个假设--如果透析病人在达到传统清除率的情况下,仍然呈现高尿素水平,将受益于更高的透析剂量--采用这种方式能有助辨别那些需要超过每周三次透析频率的病人。

 

推荐理由:

用数学模式证明一个临床尚未证实的假设:提高透析剂量,可能使高PCR的血液透析患者获益。也为临床探讨透析充分性改善HD患者预后提供了一个研究方向。

 

【文献出处:Aarne J.Vartia, Blood Purif 2014;38:62-67

发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