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荐
慢性肾病血管钙化机制的最新综述

Vascular calcification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 update

 

背景:
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肾病(CKD)和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除高脂血症、高血压等传统因素之外,尿毒症、矿物质-骨代谢疾病、心血管组织早衰、炎症、氧化应激等非传统因子也是促进因素。本综述回顾了CKD中关于心血管钙化的最新认知。分别从临床表现、病理机制、临床治疗及效果三方面综合阐述研究进展。

 

临床表现和结果:

绝大多数病程较长的CKD患者,特别是透析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钙化。血管钙化可以分为两种:血管中层钙化和内膜斑块的钙化加速。其他形式的心脏钙化(如心肌或瓣膜钙化)及钙化性尿毒症小动脉病变(钙化防御)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病理机制:

导致CKD患者骨外钙化的原因在于钙化的促进因素和抑制因素失衡。这些因素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于各级动脉血管。

 

钙化促进因素之一:骨矿物质的代谢紊乱

发表观点
重点推荐
PD模式(APD Vs. CAPD)对血糖波动有无影响?

A comparison study of glucose fluctuation during 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 and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背景和目的:

近年来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临床上的应用使连续监测患者血糖成为可能。有报道使用仪器监测的最大血糖波动与患者的预后直接相关。本研究利用CGMS监测腹透患者的血糖,比较APD与CAPD患者的血糖波动是否有区别?

 

方法:

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1.04-2014.03间在日本两家医院中使用了CGMS监测血糖的20例糖尿病腹透患者(16例男性,4例女性,平均年龄55±10岁);
CGMS监测患者72小时内每5分钟的血糖水平,72小时内最高血糖与最低血糖水平之差(ΔBG)以及血糖平均水平的标准差(SD)被作为血糖的波动指标。

 

结果:

发表观点
重点推荐
患者对哪种替代治疗方式的满意度更高呢?

The Choice of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ORETH) project

 

背景和目的:

1)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肾脏替代治疗(RRT)方式,血透患者多是被动接受治疗,而腹透需要患者主动参与。不同的个体选择RRT方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患者喜好、医疗条件和社会环境等。医生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治疗方式的偏见也会影响到患者的选择;

 

2)到底患者对哪种治疗方式的满意度更高呢?患者满意度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方法:

1)调研了德国55家透析中心、透析龄在6-24个月的780例透析患者的资料(HD患者529人,PD患者251人);

 

2)使用倾向得分匹配了482例患者(PD与HD患者各241人),调研内容涉及社会心理、生理、社会人口学特征、共同决策(SDM)和认知功能测试等10个方面的问题。使用多元回归分析调研患者特征对治疗满意度的多重影响。

 

结果:

发表观点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