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荐
高频血透是否能减少心室容量和改善左室重构?

Effects of frequent hemodialysis on ventricular volumes and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背景及目的:

左心室容量增高与ESRD患者的死亡相关;
研究高频血透对心室容量和左室重塑的影响。

研究方法:

为期1年的多中心前瞻随机对照研究。多个美国和加拿大的血透中心参与。
研究对象:纳入高频血液透析网络(the Frequent Hemodialysis Network, FHN)日间试验(245例)和夜间试验(87例)组的HD患者。分别随机分为6次/周(高频组)与3次/周(传统组)。
观察指标:通过心脏核磁共振成像比较基线及研究末期的左右心室收缩末和舒张末容量、左室质量及射血分数。左室质量/左室舒张末容积作为左室重塑指标。测量透析频率对左室或右室舒张末容积的影响。

发表观点
重点推荐
延长每周透析时间对血透患者的长期生存是否会有影响?

Effects of prolonged weekly hemodialysis on survival of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a meta-analysis of studies

背景及目的:

应用延长的夜间或日间血透(PHD,每周>12小时)与传统血透(CHD,4小时/次,一周三次)相比可以改进一些患者的临床指标,但是对于患者生存的影响并不清楚。 确定PHD是否能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生存。
研究方法: 荟萃分析。 数据库:MEDLINE(Pubmed,1966-2012)、EMBASE(1974-2012)、www.clinicaltrials.gov 和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注册资料库。 筛选标准:所有比较CHD和PHD的前瞻、回顾性队列研究或观察性研究,并且研究终点是全因死亡或死亡率。

结果:

发表观点
重点推荐
如何预防和治疗血透导管相关血行感染?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emodialysis-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背景和目的:

感染已成为继心血管事件之后第二大导致ESRD患者死亡的原因。血透患者比腹透患者拥有更高的血行感染(BSIs),而其中90%来自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 讨论包括可能降低HD患者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保护策略和治疗注意事项。

主要内容:

通路相关的预防策略:鼓励更多地使用AVF将大幅降低通路感染。然而,潜在风险是可能增加并不成功的造瘘尝试,因而增加医疗费用以及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如何预防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感染可能是最经济有效的降低BSI发生率的手段。 降低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干预措施,如下表:

发表观点
重点推荐
降低系统性炎症:在线HDF或低通量HD?

Online hemodiafiltration reduces systemic inflammation compared to low-flux hemodialysis

 

背景及目的:
 

♦慢性肾病和终末期肾衰患者普遍存在系统性炎症,在心血管疾病(CVD)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也是预估终末期肾病(ESRD)死亡的重要因素。尿毒症和血透本身存在多种导致炎症持续状态的因素包括透析液微生物含量、血管通路、膜生物不相容、毒素潴留、感染、营养不良、合并症等,使得在肾病终末期,前炎症因子和抗炎因子数倍升高。

♦在线血液透析滤过(ONLINE HDF)可能通过对流方式强化中分子毒素的清除,但同时因大量输注可能被污染的置换液而激发炎症状态。但观察性研究结果显示ONLINE HDF对系统性炎症的效应尚无一致性结论。

♦本文是将CONTRAST研究中炎症指标和白蛋白的数据作为次要结果进行收集,分析ONLINE HDF和HD对于炎症的效应。

 

方法:

发表观点
重点推荐
血液透析结束后患者报告的恢复时间有何临床意义?DOPPS研究告诉我们……

Recovery Time, Quality of Life, and Mortality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The Dialysis Outcomes and Practice Patterns Study (DOPPS)

 

背景和目的:

♦终末期肾脏病和透析治疗对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有重要的影响,可以预测住院率和死亡率。很少有研究就单次血液透析后的恢复时间是否影响患者的HRQoL或预后进行探讨,也鲜有探讨如何改进血液透析(HD)模式来缩短恢复时间的研究。因此,HD患者报告的恢复时间对于临床和预后的意义不甚明了,数据有限。

♦探讨HD患者报告的透后恢复时间对于临床和预后的意义。

 

方法:

♦前瞻队列研究。共分析了DOPPS研究中6,040位患者的数据。

♦于2010年向患者提问“每次血液透析后你需要花多长时间来恢复”,根据回答结果分4类:<2小时,2-6小时,7-12小时,或>12小时。

发表观点
重点推荐
一个更适合国人预测死亡率的合并症指数……源于台湾学者的报告

A comorbidity index for mortality prediction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ESRD receiving hemodialysis.

 

背景及目的:

对ESRD病人临床结果的比较会因并发多种合并症而混淆。利用合并症评分,可以对合并症条件进行全面概括,从而有利于对ESRD的观察性研究中混淆因素和病例组合进行校正。 新近提出的、基于美国肾脏病数据系统(USRDS)的合并症指数,显示了其对全因死亡率、住院率、医疗费用方面良好的预测能力。但是,USRDS数据系统中仅<3%的比例为亚洲人。而且华裔ESRD病人与白种人相比,具有不同的合并症组成,因此,华裔ESRD患者的合并症指数需要进一步验证和调整。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利用2006-2009年台湾新进入血透的病人数据,从中制定一个死亡预测的新指数。

 

方法:

发表观点
重点推荐
对于血透导管感染导致的菌血症,哪种治疗措施更有效?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n Management of Hemodialysis Catheter-Related Bacteremia.

 

背景和目的: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导致的菌血症(catheter-related bacteremia—CRB)是常见的临床问题之一。

对于大多数CRB的血透人群,通常需要拔除导管。但是对于某些病人情况就不同了,如(1)可能导致将来丧失通路的静脉血栓和狭窄高危者,和(2)现有的血管通路位点是仅有的生命线,尤其对于那些不能长时间脱离透析的病人,拔除导管后一方面不一定能够再植入,另一方面,若同一微生物出现再感染,也不一定有更好的预后。对于这些病人,需要挽救血管通路的位点。

目前,对于这种常见的临床问题缺乏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或系统性回顾及荟萃分析。

 

方法

对全身使用抗生素(SABX)、抗生素溶液封管(ABL)、经导引钢丝更换导管(GWX)三种治疗方式的治愈比例进行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

发表观点
重点推荐
无残肾功能的HD 病人可能受益于高通治疗

Comparison of the impact of high-flux dialysis on mortality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residual renal function.

 

背景和目的:

1)透析膜通量对于血透(HD)病人死亡率的影响效应仍然有所争论。残余肾功能(RRF)不仅是死亡的一项预测指标,而且对HD病人β2微球蛋白清除起到重要作用。

2)本研究旨在确定残肾功能是否与透析膜通量相互作用对HD病人死亡率产生影响。

 

方法:

1)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HD病人源于韩国终末期肾病的临床研究中心的登记系统(CRC registry for ESRD cohort),入选1806个HD病人进行分析。

发表观点
重点推荐
日本DOPPS数据显示Kt/V低值与死亡率之间相关

Gender, low Kt/V, and mortality in Japanese hemodialysis patients:Opportunities for improvement through modifiable practices.

 

背景和目的:

1)指南中对于一周三次的慢性血透(HD)患者推荐的最低透析目标为单室模型Kt/V>1.2。

2)透析预后与实践模式研究(DOPPS)数据表明与许多国家相比,尽管日本的HD 患者生存率更长,但是“Kt/V 低值”(<1.2)比其他国家更多见。

3)本研究旨在调查在日本的血透人群中,Kt/V 低值的趋势,与Kt/V 低值相关的临床实践,Kt/V 与全因死亡率、性别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1)从日本DOPPS数据中(1999-2011)分析5784个HD病人信息,入选病人透析龄>1年,且每周行三次HD。

发表观点
重点推荐
接受PD和HD治疗的ESRD患者拥有相似的临床预后

背景:

HD和PD是美国最常见的两种透析治疗方式。虽然PD治疗费用远低于HD且受政府积极提倡,至2008年,仍仅有7%的患者接受PD治疗。自1996年以来,接受PD患者的短期和长期预后明显改善,而接受HD患者的第1年死亡率未见明显改变。

方法:

所有数据来源于美国肾病数据系统(USRDs)。对3个(1996-1998年,1999-2001年以及2002-2004年)队列研究中接受HD和PD的ESRD患者经过5年随访,建立非比例风险模型,并运用边缘结构模型中逆处理概率加权分析法(IPTW),分析生存率的长期趋势。

发表观点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