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 来自塞尔维亚的研究分析了87例CAPD患者的资料,发现在炎症相关标记物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是预测PD患者死亡最显著的独立因素。【出处:Jovanovic, et al. Ren Fail.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14, 2014. 】
1月30日 来自韩国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在对495例PD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后发现,PD起始时eGFR < 5 mL/min/1.73m2 是PD患者死亡的显著危险因素。与eGFR 5–10 mL/min/1.73m2 组患者相比,eGFR >10 mL/min/1.73m2 组PD患者的存活率并没有提高。【出处:Kim, et al. Perit Dial Int.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13, 2014.】
1月29日 来自南京鼓楼医院的研究报道了一种局麻下进行的、腹膜透析植管新技术-“Mini-Perc”,此手术是在输尿管镜协助下,使用16-F撕脱鞘进行的介入手术。与改良的开放手术相比,经过2年的随访发现,此手术与传统手术同样有效,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更小。【出处:Zhu, et al. Int Urol Nephrol.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14, 2014. 】
1月28日 点评:Current Awareness-Jul-2014曾推荐了一篇来自韩国的研究,此文发现在55岁以上的ESRD患者中,PD的死亡风险更高。这与欧美研究大相径庭。本文作者点评了此研究,并试图找寻韩国数据与西方数据不同的可能原因。【出处:Noordzij, et al. Kidney Int. 2014; 86:877-880. 】
1月27日 点评:Kumar教授的文章(KI 2014;86 (5) :1016-1021)是对之前关于HD与PD生存率比较研究的有力补充。在起始透析方式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中,纵使选择了接受透前教育、起始透析时就使用动静脉内瘘/动静脉人工血管的HD患者,相比较之下,PD仍然具有生存优势。这项研究可能会对肾科医生及患者选择透析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有意向肾移植的患者。【出处:Argyropoulos, et al. Kidney Int.
1月26日 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研究者通过侧流暗场成像技术(SDFI)结合检测内皮细胞层成分的血浆水平,首次研究了超纯HD和低分子肝素对内皮细胞层的作用。【出处:Blood Purif.
1月23日 巴西圣保罗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对30例HD病人进行的一项观察性研究,证实透析液中钠、钾、钙、碳酸氢根离子水平分别对透析中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出处:Kidney Blood Press Res. 2014;39(5):490-6.】
1月22日 荷兰的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入选11个血透病人,比较传统血透模式(每周透析12小时)和转为夜间血透模式(每周透析28-48小时)1年后,人体成分与标准蛋白代谢率是否显著变化;同时与另一对照组,由13个传统血透模式的病人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夜间血透模式1年的病人,蛋白摄入显著增加,但人体成分没有显著变化。【出处:Effect of Nocturnal Haemodialysis on Body Composition. Nephron Clin Pract. 2014 Nov 6. 】
1月21日 英国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三组病人每6个月的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分别为HD组、HD转HDF组、HDF组,结果显示HDF组病人动脉PWV最稳定,是否提示HDF能改善血管僵硬度需要进一步研究。
1月20日 日本的单中心研究,比较居家血透和中心血透在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的差异,结果显示日本的居家血透病人HRQOL评分显著高于中心血透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