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
第三十二期经典病例:腹膜相关性腹膜炎治愈后仍有发热,原因是什么?如何诊治?

作者: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吴晓磊

 

病例概述:

患者,女性,48岁,身高145cm,体重39.5kg,慢性肾衰竭,规律腹膜透析2年余,腹透方案:1.5% 2L 3/日CAPD,超滤100ml/日,尿量650ml/日。KT/V(总) 1.87。

 

否认饲养家畜及食用未熟牛羊肉病史。2月前出现间断发热,体温37.5~38.5℃,无腹痛及腹透液混浊,无咳嗽、咳痰,间断自行应用抗生素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效果不明显。

 

8小时前患者出现再次发热伴腹痛于2016-08-02入院。查体:T 36.7℃,P 80次/分,R 20次/分,Bp 105/63mmHg,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腹平坦,下腹部可见腹透管,无红肿,无脓性分泌物,全腹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9.74×109/L、中性粒细胞93.8%、血红蛋白77g/L、血小板230×109/L;

 

腹水常规:总细胞3785×106/L、白细胞3420×106/L、单核细胞 5%、多核细胞 95%、李凡他试验:弱阳性;

 

生化全项:白蛋白27.7g/L、尿素20.30mmol/L、肌酐771umol/L、钠133.5mmol/L、钾4.29mmol/L、总胆固醇9.19mmol/L、低密度脂蛋白7.81mmol/L;

 

全段甲状旁腺激素:411pg/ml;降钙素原>100ng/ml;血沉:109mm/h;C反应蛋白 35mg/L。血培养两次:一次提示杰氏棒状杆菌,一次无细菌生长。

 

病毒系列均为阴性;肺CT:1.两肺散在小气道炎症;2.左肺下叶外基底段微结节;3.两肺背侧坠积性改变;心电图:1.窦性心律不齐2.大致正常心电图。

 

诊疗经过:

入院后经验性腹腔内给予盐酸阿米卡星0.2g 1次/日、去甲万古霉素0.8g 1次;腹透液培养结果回报:大肠埃希菌,继续应用盐酸阿米卡星0.2g 1次/日×14天;促红素1万u 1次/周。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后,腹痛症状较前明显好转,腹水常规:总细胞0×106/L、白细胞0×106/L、李凡他试验阴性。

 

住院同时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g 静点,3次/日,一周后仍发热(最高达40°),加用乳酸左氧氟沙星0.3g,静点,1次/日,但仍有间断发热,最高达39.7℃,无发冷寒战。

 

复查血常规:白细胞2.95×109/L、中性粒细胞58.6%、血红蛋白70g/L、血小板221×109/L;降钙素原3.13ng/ml;C反应蛋白6.43mg/L。

 

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腹膜炎治愈后患者仍发热的原因是什么?

 

2.患者血白细胞减低、贫血,如何解释? 还应进行哪些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处理经过:

住院期间腹膜炎治愈后仍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血白细胞减低、贫血,进一步查自身抗体:抗SSA-60KD阳性、抗核抗体:颗粒+核点1:320、抗SSA-52KD阳性,余均为阴性;经全科讨论该患者可能发热的原因:1、药物热,2、结缔组织疾病,干燥综合征不除外。停用抗生素3天后仍发热,不支持药物热,考虑结缔组织病可能性大,给予强的松10mg 1/日,2天后体温降至正常。病情好转出院。

 

最后结果:

患者出院后无发热,继续原方案腹膜透析治疗,2周后复诊,白细胞6.1*109/L,血红蛋白94g/L,血沉50mm/h, C反应蛋白2.4mg/L。目前继续强的松5mg 1/日,维持治疗。

 

作者点评(经验或教训):

腹膜炎治愈后仍发热应积极寻找病因,从而针对病因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置顶评论
发表观点
还是应该尽量避免应用氨基糖苷类,可选用三代头孢
发表于 2016-12-22 00:30:52
患者的降钙素原及CRP仍高于正常,提示存在感染,具体感染来源应进一步分析 ,贫血,白细胞低是不是应该进一步查肿瘤系列排除肿瘤
发表于 2016-12-19 23:31:02
行骨髓细胞学检查,抗生素已用2周,停用抗生素,排除药物热。年轻女性,查结缔组织病,SLE,血管炎
发表于 2016-12-19 22:50:29
目前指标提示腹腔感染已控制,发热原因考虑非感染性,首先要排除血液病,行骨髓细胞学检查,抗生素已用2周,停用抗生素,排除药物热。年轻女性,肾衰原因没说,查结缔组织病,SLE,血管炎等。
发表于 2016-12-19 21:55:54
腹膜透析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时,仍有贫血应从以下几方面寻找的原因:①透析不充分,食欲下降,营养不良,②造血要素缺乏,如缺铁、叶酸;③体内存在急慢性炎症,慢性失血,如消化道出血、恶性肿瘤等,④严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⑤促红素抵抗,⑥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如溶血性贫血、再障、多发性骨髓瘤等。
发表于 2016-12-19 00:49:49
综合大家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本例患者发热与腹膜炎无关。发热的原因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药物热;2.特殊病原菌感染,如结核菌、真菌等;3.是否存在结缔组织疾病;4.是否存在肿瘤。下一步的处理意见:1.建议停用抗生素观察体温变化;2.进行骨髓穿刺,3.查Coomb’s试验,自身抗体,4.排除肿瘤。
发表于 2016-12-12 22:32:39
该病人体重较轻,联合四种抗菌素,药物热?继发真菌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病人有无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大便培养,肠镜检查。万古是有三系减少不良反应。
发表于 2016-12-11 22:19:22
这种病例体现中、西观念的差别,西医认为发热为细菌、病毒等引起,中医认为是外感和内伤因素引起,传染病才做为病因来看待。这一例虽然无恶寒,似把外感因素排除,但也有可能是套话。高热一般多发在儿童、壮汉,这么一个虚弱的人,发高热,只能是她散热的机制路径出了问题。
发表于 2016-12-09 22:39:13
同意各位意见。发热原因不明时,连续多次做腹透液培养,包括真菌。另外,抗炎治疗已14天,仍存在不明原因发热,应拔管。
发表于 2016-12-07 15:53:11
本患者腹膜炎症状好转,腹透液常规已正常,考虑发热与腹膜炎关系不大,拔管的目的是什么?
发表于 2016-12-07 16:28:26

页面